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三峡工程规划的七大航运效益充分彰显
来源:荆楚网 发布时间:2014-10-23 浏览数: 标签: 三峡工程

  自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起,三峡工程已经走过了20年风雨历程。10月22日,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在三峡工程航运效益深度采访座谈会上透露,20年间,随着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航运条件的改善,长江航运运能大、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得到较好发挥,三峡工程规划的七大航运效益充分彰显。

 

  极大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于2003年6月首次蓄水至135米,2008年开始175米试验性蓄水运行。建成蓄水后,库区干线航道尺度明显增大,重庆朝天门至湖北宜昌航道维护水深从2.9米提高到3.5-4.5米,航行船舶吨位从1000吨级提高到3000-5000吨级;川江主要险滩淹没,实现昼夜通航;库区5条通航支流的通航里程延伸;长江中下游部分区间的航道维护水深明显提高。

 

  运输效益显著提高。由于库区航道条件改善,船舶载运能力明显提高,营运效率有所提高。初步统计,库区船舶单位千瓦拖带能力由成库前的1.5吨提高到4-7吨;船舶平均单位油耗由2002年的7.6kg/kt·km下降到2013年2.0kg/kt·km;单位运输成本显著降低。

 

  运输安全得以保障。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三峡库区年均事故件数、死亡人数、沉船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了72%、81%、65%、20%。

 

  基础设施得以完善。航运部门抓住兴建三峡工程的有利时机,对库区淹没的基础设施重新进行布局和复建,同时根据蓄水后航运快速发展的要求逐步开展航道整治,完善航运支持保障设施,为库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运输保障。

 

  为建设长江绿色生态走廊创造了条件。库区水路货物周转量在全社会货物周转总量中的比例增大,船舶平均油耗大幅下降,降低了交通运输业的燃油总消耗量,减轻了长江沿江地区的空气污染。

 

  促进了库区旅游业发展。航运条件显著改善,为库区大力发展大型化、舒适化、高星级的豪华邮轮,以及复建客运旅游码头进而带动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支撑。不仅降低了重庆等沿江地区的综合物流成本,还吸引了产业布局加快向长江沿江地带集聚,并拉动了沿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上一篇:嘉兴市实施“三大行动”、推进“三大工程”加快海河联运发展 下一篇:嘉陵江航运配套工程年内开工 有望2017年全段复航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