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2025年建成南得坝至琅勃拉邦500吨级国际航道
来源:中国水运报 发布时间:2014-12-04 浏览数: 标签: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磋商会在昆明召开,中、老、缅、泰四国代表团对《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和审议,达成共识,并签署了会议纪要。

 

  此次会议明确了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从思茅港南得坝至老挝琅勃拉邦890公里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国际航道,并在沿岸布设一批客运港口和货运港口。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开创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中老缅泰洪、枯、中水期的联合考察,2000年4月四国签订了《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2001年6月实现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正式通航。自正式通航以来,我国先后建设了思茅、景洪、关累、勐罕等一批港口码头设施,对境内外航道进行了整治,通航能力大大提高,由过去的原始航道、仅半年通航提升为全年通航,最大船舶为420吨,航道货运量从最初的几万吨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万吨,客运从最初的几万人次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万人次,货种从单一化向多元化逐步发展。

 

  航线开通以来,四国先后对国际航运部分航道进行了整治和改善,有效地改善了通航条件,但是,由于老挝会晒至琅勃拉邦300公里河道未实施整治工程,枯期宽浅河段仅能通航60吨级船舶,上下游航道开发不一致,限制了该水域国际航运整体运力的提升和综合效益的发挥。

 

  规划目标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国际航道条件,提高港口服务功能,对贯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中、老、缅、泰四国互联互通合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分享到:
上一篇:葛洲坝船闸今年前11个月货物通过量突破亿吨 下一篇:京杭运河微山南至峄城段复线船闸项目获批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