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已进入环评阶段。广东省环保厅受理该项目的环评申请,目前正在进行为期10天的审批前公示。
这一工程投资总额约14.4亿元,计划用三年时间,将由广东省封开县界首村至肇庆市的171公里航道打造成内河I级航道,届时3000吨级江海轮可以由广东南沙港直达广西贵港。
西江是珠江水系最大的干流,它连接广东、广西两省份,年均径流量占珠江流域总量的80%。航运量居中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江。
但封开界首至肇庆这一航段是整个西江航运干线的瓶颈。目前西江出海口虎跳门至肇庆段已可通航3000吨级江海吨,而封开界首至肇庆段才刚刚完成2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的各项主体工程。
若将这一航道从2000吨级扩能至3000吨级,将有助于打破目前航道等级断层的瓶颈,进一步提升西江的水运能力。
《西江(界首至肇庆)3000吨级航道开发方案研究报告》显示,通过适当的整治工程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该河段达到4.5米水深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除了能够满足2000吨级船舶通航外,在适当的水位条件下,也可以通航3000吨级船舶。
据记者了解,航道工程主要分为筑坝工程、疏浚工程、清礁工程和护岸工程。其中疏浚工程需要清理河底泥沙,这会导致泥沙沉积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扩散至表层水体,对水质有一定影响。同时水底生物被清除,水自身净化能力会短期内下降。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教授陈晓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一影响是短期的,更大的风险在于航运量增加会使得移动污染物增加,而这需要加强船舶管制。
该工程的环评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疏浚工程集中在封开界首至云浮都城段。这一段位于西江中上游,与位于西江下游的广州市的距离足够水体自身清洁,对广州市的取水不构成影响。
该公司还表示,为减少该工程的影响,西江航道将在枯水期(11月至次年3月)作业,并拉起防污链。同时加强水质监测,一旦河底泥沙中检测出重金属超标,将立刻停止施工,并通知下游自来水厂启动备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