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兴则产业兴。一直以来,因黑龙江省处于中国版图的“神经末端”,物流不畅,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作为东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桥头堡和重要节点城市,今年以来,绥芬河市发挥毗邻俄罗斯东方港和纳霍德卡港的地缘优势,在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常态化运营了中-俄-外模式的跨国联运,也在中-俄-中模式的内贸跨境运输上开创了崭新局面。不论是运往上海、广东、宁波等国内东南沿海港口,还是出口到韩国、日本或欧洲国家,摒弃了以前海运只能走大连港和营口港的传统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自绥芬河市出境,借港出海。
由绥芬河市海铁联接货物运输代理公司通过俄罗斯东方港发往上海港的一批集成材顺利抵港,从时间和距离上,给想发展内贸跨境运输以及想通过这条通道运输货物的企业提供了成熟的经验和借鉴。时隔一周后,又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再次传来,由绥芬河市陆海通道物流代理公司、俄罗斯东方港物流公司、以及世界物流产业排名第三的法国达飞海运公司共同合作运输的24个装载木制地板的集装箱于23日自绥芬河市启运,经由俄罗斯东方港转为船运,发往广东黄埔。
据负责这次运输的绥芬河市陆海通道物流代理公司负责人李丽丹介绍,此次运输的24个40英尺集装箱所装载的均是来自绥芬河市各大木材企业的木制产品,以桦木地板和樟子松刨光板为主,从12月19日起开始组织货物装配,22日装配完成。
记者了解到,企业急迫的需求和充足货源的保障,是推动陆海联运常态化运营的重要因素。以绥芬河市商联集团一家企业为例,每个月要发往国内东南沿海城市、或出口到欧亚地区的木制产品就达3万立方米以上。以往走大连港和鲅鱼圈港,运输周期15-17天左右,运输费用上也没有优势,然而,自绥芬河市出境,经由俄罗斯东方港进行运输,运输周期将较之于大连港缩短5-10天,每个集装箱的运输费用也缩短10%,约1000元左右,运输成本的下降和周期的缩短,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此外,从上海、扬州、深圳等产业成熟城市来看,通道的便利是城市发展的前提,而陆海联运大通道的常态化运营,也将是绥芬河市吸引产业集聚的强有力优势。
与此同时,陆海联运大通道的常态化运营,也受到俄、日、韩等各国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在铁路口岸北场集装箱货场,记者见到了俄罗斯东方港物流集团的业务经理安娜,安娜主要负责此次运输俄方部分,并且于今年8月,与绥芬河市陆海通道物流代理公司相配合,成功将一批木制筷子从绥芬河市出境、经俄东方港运至日本神户和大阪。她告诉记者,东方港物流集团对这条通道的运输非常重视,东方港是俄第一集装箱集散港,有70个专业化码头,港口年吞吐能力1200万吨左右,可全年通航,然而,东方港的实际年吞吐量远达不到这个数字,因此,给予更多的便利和价格的优惠,推动陆海联运大通道的常态化运营,也是对港口吞吐量的一个重要补充。
此次大批集装箱通过内贸跨境运输模式,自绥芬河市借港出海,是多重优势叠加和推动的大势所趋。记者还了解到,近一段时间,绥芬河市取得内贸跨境运输资质的两家物流公司还将有50多个集装箱从绥芬河市启航,商品种类包括本土企业加工运往韩国、日本的木制筷子、木颗粒、粮食产品,以及运往国内东南沿海港口的密度板。如今,绥芬河市连接欧亚,龙江入海口的地位将日益凸显,未来一段时间陆海联运大通道上的经贸往来也将越来越紧密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