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16亿元的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海盐段一标至六标和五长段五标(海盐实施段)已全部开工建设,全年完成投资3.5亿元,超额完成2014年度计划,总体进度处于嘉兴市领先位置,为2014年度工程进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施工管理实现科技化
从“人防”向“技防”转变
“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海盐段之所以能保质保量完成2014年度任务,是因为我们推行了不少创新举措。”海盐县港航管理处主任徐月忠欣喜地说。
记者了解到,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海盐段主线全长31.93公里,按通航1000吨级船舶建设,2014年主线6个标段已全部开工建设。
然而,工程施工点多线长,且施工现场多为农田,陆路交通不便,乘坐时速30公里的海事艇跑一圈,至少要半天。所以,县港航管理处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首次应用于水运工程建设中。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作为现场管理的补充手段,能随时监督施工作业现场和进程,对施工单位和人员起到督促作用。”徐月忠说,“我们总共设置了21个视频点,目前已经试运行17个。从效果来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减少了‘边通航边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了施工航段的交通组织协调性,对施工安全质量的提高和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施工建设实现创新化
“高瞻远瞩”使用u型板桩
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是《海盐县水运复兴行动实施方案(2011-2015年)》12项重大项目中投资最大的项目。作为水运航道建设的领跑者,该工程创新性地应用了对航道养护大有裨益的u型板桩。
据介绍,u型板桩应用于航道建设中,具有加固航岸、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节约土地利用面积等优势,但由于u型板桩造价高,所以海盐此前的航道建设中还未曾应用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航道改造中对生态性、亲水性、美观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我们在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海盐段中首次应用u型板桩,其不仅外观整齐美观、耐久性更高,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更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徐月忠表示。
日常管理实现精细化
精心铸造精品航道工程
实行每月例会制度,对不同阶段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建立健全安全台账,实现痕迹化管理;督促施工单位按相关文件做好标化工地、平安工地创建工作,不定期进行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检查,为加强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海盐段的质量、安全工作,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海盐段指挥部坚持日常管理精细化,并积极做好标化工地创建工作,力求打造出精品航道工程。
同时,为将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扼杀在摇篮里,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海盐段指挥部未雨绸缪,制定了廉政建设管理规范文件,严格规范项目业主的管理行为和项目参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要求项目业主和项目参建单位签订廉政协议书,并在每月的工地例会上邀请海盐县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相关人员和海盐县交通运输局纪检组参加例会,形成高压态势,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