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一国两制优势可救航运业 学者进言盼人才留港建设
来源:中国水运网 发布时间:2015-01-20 浏览数: 标签: 香港航运 占中 新加坡航运

    随着内地经济腾飞,香港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踏板”作用逐年减少,其中于国际贸易方面,由于珠三角港口的崛起,本港航运业的光芒逐渐黯淡下来,更一度被指是夕阳行业;加之港府没有及时“有所为”,使得不少航运相关业者“避走”香港,转投备受政府支持的新加坡航运业发展。有学者呼吁,港府应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为港航运业谋福利。

 

  眼见香港航运业者逐渐转至其他城市发展,香港理工大学物流及航运学系副教授罗梅丰感到非常痛心,他早前特意撰写《香港航运业需要信心与坚持》一文,希望能为业界“鼓鼓气”。他直言,“如果连人心都散了,那不仅是香港航运业,就连香港未来的发展,都会出现问题的。”

 

  胜负关乎政府态度

 

  香港向来奉行“小政府、大市场”理念,一切均由市场自由发展,但是,新加坡和上海这两个最强劲对手的背后,却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罗梅丰表示,香港与新加坡有太多相似的地方,故不会是合作关系,“我们有的他们也有,但他们有的我们反而没有,比方说政府的大力扶持。”他又说,过去本港政治环境较为稳定,但“占中”后就开始出现不确定性。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执行总干事何立基称,新加坡政府经常从税务、搬迁等各方面协助航运公司发展,更帮助外地员工的孩子寻找国际学校,吸引不少国际性公司落户新加坡。但他强调,本港仍是一个非常有活力和竞争力的航运中心,金融体系较新加坡健全,法制人才也更多。他直言,谁胜谁负,则要视乎未来双方对当地航运业的投入和扶持,而港府早前明言将成立法定航运机构,冀届时能有所作为。

 

  业界信心逐渐丧失

 

  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港航运相关从业者“羡慕、嫉妒、恨”。更有业界人士透露,逐渐有业界人士“逃离”香港,在新加坡成立新公司,业务亦逐年转移。罗梅丰称,人的信心是逐渐丧失的,“生意人,客户走了,航运相关服务业也就走了。”他强调,“内地积极进行经济改革,最近五年,如果香港政府再不抓紧机会,香港就没戏了。”

 

  对于香港来说,既然与新加坡只能是竞争关系,那么如何与中国航运业界合作,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中出一分力,从而推动本港高端航运业的发展,则是本港业界的下一个出路。

 

  罗梅丰曾走访多个内地部门并咨询业界意见,他称,内地多个地方政府部门和业界均希望与香港业界合作,共同完善内地及本港的航运业,但是,本港业界鲜有主动与内地业界联系,使双方间互通的信息和渠道未能完善。

 

  发展高端服务优势

 

  他建议,若本港将“一国”和“两制”的两种优势加以运用,势必能进一步推进香港航运业的发展。他举例,本港为自由港,现时仅与十数个国家和地区签署DTA(双重课税),但中国内地却已与超过九十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有关协议,若能融会贯通,届时必可吸引更多航运企业来港发展。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发言人回应大公报记者查询时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未来亦会大力发展航运业,香港可以为内地航运提供高端航运服务,例如仲裁、融资和保险等,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平台,亦可扮演“超级连系人”角色,吸引外国航运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事实上,香港要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除了有良好的国际营商环境,以及实体航运业的支持,还需要拥有政府的支持,而这些因素能否真正推动航运发展,还取决于人们对香港的信心。若港航运业界能主动与内地展开积极的合作,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取长补短,将内地实体航运业的发展与香港高端航运服务业的优势相结合,将香港高端航运业的发展与中国从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的转变相融合,则能共同增强双方在国际上的地位。

分享到:
上一篇:京津冀首个海铁联运班列开通,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 下一篇:粤闽津自贸区上海扩展区或挂牌 统一适用负面清单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