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航运业亏损成常态,“一带一路”迎发展良机
来源:海峡导报 发布时间:2015-01-23 浏览数: 标签: 一带一路战略 四川物流信息平台 航运亏损

  这是航运业近百年来“最差时代”,负运价、亏损成为常态;同时,这也是航运业“最好时代”,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及“一路一带”带来了发展的良机。

 

  1月20日,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2015厦门国际航运金融高峰论坛在厦门举行。与会业者表示,要想在这个好坏交织的时代趋利避害,就要看航运企业的功夫高低了。

 

  负运价和亏损成航运业常态

 

  “航运进入了最差的时代。20昨日,上海航运交易所负责人用三句话概括了目前航运的常态:运力持续过剩、运量增长缓慢、运价低位徘徊。

 

  他解释说,过去的一年,航运公司频频亏损,在激烈的竞争中甚至出现了负运价,进入2015年后,依然没有开个好头,形势相当不妙。“预计2015 年依旧会呈现租家市场,货主对市场的操控能力较强。”一份中船联海运公司的预测报告也显示,今年国际航运市场仍然不乐观,存在波动因素。

 

  不过,在他看来,目前亦是航运业发展的最好时代。他解释说,中国政府对航运业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航运也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其中,各方重视的 ‘一路一带’真正实现还需要航运物流的支撑。”张页举例说,航运仍是最值得依赖的渠道,一船30万吨的运力,相当于3万辆汽车的运输能力。

 

  厦门要避免沦为途中“风景”

 

  “目前航运业已进入联盟时代,国际四大航运联盟占据90%以上运量。”上海航运交易所负责人认为,接下来联盟时代将带来国际监管联盟时代,并带动整个航运业“去品牌化”,过去航运企业让大公司享受特殊待遇,今后则要服务好中小企业。

 

  联盟的另一个影响是“运力扩大化”:运价低导致航运公司追求降低单箱成本,把船不断搞大,搞大后无法满载,就形成了联盟,联盟的形成又进一步创造了大船时代。“不过,‘一带一路’会改变大船时代。”在张页看来,“一带一路”代表的是区域性经济,而大船并不适合区域化的航运需求。数据也证明,区域性运量正在增长,已经从28%上升到了去年底的35%。

 

  他同时坦言,虽然“一路一带”前景广阔,但航运业千万不能自娱自乐、自我感觉良好,因为自己看重的不一定是别人欢迎的。“厦门要建成航运枢纽城市和服务中心,就要研究需求,知道能留住什么。”该负责人特别提醒说,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中,厦门其实处于中间地带,如果处理不好,容易被当成是途中的风景,走过路过,却没有东西放下。

分享到:
上一篇:运输生产增速换档 长江干线水运经济进入新常态 下一篇:珠江水系货运量达7亿吨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