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系地跨云贵桂粤等省(区)及港澳特别行政区,总通航里程达1.55万公里。在国家规划的 "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国家高等级航道网中,珠江占有"一横一网三线",有5个港口纳入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布局规划。”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马光瑜在今年的提案中强调,内河水运在促进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推动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光瑜表示,珠江水运建设经济意义非常重大。“首先,内河水运是沿海港口的主要运输方式;其次,内河水运对于节约运输成本,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若能充分发挥内河水运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等优势,既可降低运输成本,又能缓解沿江经济带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发展面临的土地制约和陆路交通压力。”
同时马光瑜认为,珠江水运对于推动珠江流域省份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以滇黔地区为例。滇黔地区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宗物资约占珠江内河运输总量的60%以上。水运条件的改善不但可以优化沿江地区投资环境,带动一大批企业沿江布局,而且还可以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在马光瑜看来,当前我国内河航运建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水综合利用不足。由于目前枢纽发电按市场化经营,枢纽船闸是公益设施,企业逐利与航运提供公共服务两者价值取向不同,加之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发电效益、航运利益保护不够等问题。”
马光瑜举例,红水河龙滩水电站和右江百色水利枢纽,自2001年开工建设以来,由于过船设施未能与电站同步建设,造成云、贵两省通往珠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的水运通道被割断,致使航运覆盖面和通达范围得不到拓展,内河航运长距离运输优势得不到发挥。由于受出省交通运力的限制,云贵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这样一来,珠江流域上下游的经济互补优势也难以发挥。”
二是区域及部门之间协调困难。马光瑜说,水资源综合利用涉及水利、水电、交通、环保、国土、城市发展等部门,珠江水系内河航道按行政区域由云贵桂粤各省区分段管理。由于不同部门、不同地方对水资源功能需求不同、发展目标不同以及通航设施由各项目业主负责运行管理,未能实现统一调度、联合运行,造成船闸堵航现象年年发生,容易出现枢纽碍航、断航等协调难度大问题。
此外,马光瑜认为规划滞后和资金投入不足也是问题。
为此,马光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快规划,推进航运事业平稳发展。围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国家应加强对水运事业规划的指导,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尽快出台内河、沿海航道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水运与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航道开发利用与水利、渔业等涉航事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二是加大国家投入,推进航运事业加快发展。包括设立航道建设和养护专项资金、适当扩大航道建设项目补助范围等。
三是加强协调,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马光瑜表示,珠江水运可借鉴长江干线的管理经验,建立由交通运输部、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政府组成的,具有珠江水系特色的省部协调机制,统筹发展战略,统一发展规划,协调航运建设,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对枢纽碍航、经常断航等严重阻碍航道事业发展问题,其扩容项目建设应有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