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是新常态下交通运输行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三大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深刻影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强化了跨区域交通运输通道建设要求。长江航运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深刻理解“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的重大意义,在部党组的统一部署下,以扎实的新举措,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不仅是重要的中心工作,更是重大的政治任务。
一、深入理解“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深刻内涵
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先行官地位。而要“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发挥先行引领作用,更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实施国家宏观战略的决心和交通运输行业自身的担当与作为。
“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稳定经济增长、优化产业布局、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各方面对交通运输的先行作用更加凸显。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力推进“四个交通”建设,加快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方便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切实发挥交通运输对稳增长、惠民生、促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是全面实施国家宏观战略的必然选择。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互联互通既是重要的基础依托,也是重要的建设内容,交通先行的意义不言而喻。从国家宏观战略长远目标出发,我们必须坚持“适度超前、统筹发展”的原则,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交通运输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作用,更好地发挥对实施“三大战略”的先行引领作用。
“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的迫切愿望。“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交通运输业的新使命,是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体现了对交通运输干部职工的高度信任,顺应了交通运输人干事创业的殷切期盼。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我们提供了宽阔的舞台,我们必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以骄人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就长江航运而言,全面贯彻“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指示精神,必须以发展为目标,以先行为己任,在真正上下功夫;就是要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谋实事、出实招、见实效,为全面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二、准确把握长江航运当好发展先行官的定位和作用
长江经济带西连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大后方和纽带。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和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长江黄金水道的“主通道”地位。这一地位,决定了长江黄金水道必须要真正成为先行官的历史使命和先锋队的责任担当。
1、长江黄金水道是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主骨架”。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长江经济带具有运输走廊高运输密度特征,更需要多种运输方式之间联运组织能力建设。为此,我们必须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这一天然轴线,发挥其主骨架的作用,以沿江重点港口为节点,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2、长江黄金水道是东中西区域互动合作协调发展的“主动脉”。为把长江经济带构建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更好地发挥其连接东、中、西部的主通道作用,要着力长江下游江海航运一体化建设、提高现代化服务水平,要加快提升中上游地区干线航道通过能力,大力发展干支联动、多式联运,促进航运市场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公平法治规范,使黄金水道在引导资金人才物资等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形成经济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3、长江黄金水道是流域产业布局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支撑”。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涉及20%以上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40%以上,很多产业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和城镇的密集带,形成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以及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依托黄金水道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重点在于推进流域产业升级和转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实现产业与城市互为依托、融合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长江航运的比较优势,以畅通高效、经济便捷的航运通道形成对产业资源强大的集聚效应,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为产业壮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航运支撑。
4、长江黄金水道是推动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的“主动力”。长江经济带分布有1个自由贸易区,3大航运中心,3个保税港区,16个主要港口,26个水运开放口岸,同时还有一大批陆路和航空开放口岸,是我国外向型经济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的区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高度重合性。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好长江经济带海陆双向开放区位资源,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这就要求统筹推进沿海沿江港口建设,充分发挥好上海、武汉和重庆三大航运中心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干支直达等高效便捷运输组织方式,打造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沟通“两洋”、连接欧美,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
5、长江黄金水道是构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的“主阵地”。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密集区和产业承载区,面对日益增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必须强化长江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降低经济发展中的单位能耗和总体排放,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系统修复。长江航运是实现长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大力发展长江航运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力转变长江航运发展方式,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进一步发挥长江航运能耗低、污染轻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长江航运绿色发展的水平,为构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做出贡献。
总之,交通要当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长江航运必须当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先锋队”。
三、立足“三先”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当好先行
1、在发展理念上率先。坚定不移地推进“四个交通”建设,继续大力实施“一条主线四个长江”发展战略。要紧密结合长江航运实际并适度超前,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完善发展规划。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增强动力、以开放提升竞争力,注重发挥中央、地方和行业等“三个积极性”,让发展的理念、思路和规划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国家战略对长江航运的新要求,适应沿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长江航运的新需要,适应人民群众对长江航运的新期待。当前,一是要认清形势、紧扣主题、尊重规律,认真编制好长江航运“十三五”规划,争取一批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水运基础设施项目纳入规划,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长江航运体系;二是高质量完成好“十二五”规划任务;三是认真抓好《长江航运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与落实工作。
2、在推进举措上争先。采取务实发展举措,努力使长江航运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争先,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争先,在世界内河航运发展上争先。
一是着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坚持“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的航道建设方针,加快推进干线和支流高等级航道建设。积极推进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维护、宜安段“645”工程论证立项、荆江河段航道等整治工程建设、库尾航道炸礁整治工程和重庆以上航道提级升等工程。积极配合开展三峡新通道前期工作,大力支持支流航道建设,加快形成干支联通、辐射流域的高等级航道网络。加快建设长江干线数字航道等信息化重点工程,推动多种运输方式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升长江航运智能化水平。
二是着力提升行业监管能力。持续强化对“四客一危”、“六区一渡”等重点船舶、重点水域的安全监管;加快现代化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和港航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确保长江航运持续安全。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大力促进生态航道、绿色港口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船舶;强化水路危险品运输安全环保监管、船舶溢油风险防范和船舶污水排放控制。依法切实保护航道资源,促进长江岸线有序开发。
三是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按部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长江航运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长江航道管理体制改革、三峡通航永久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研究与推进。加强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等涉水部门的协调合作;进一步完善长航局、沿江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与沿江地市人民政府的“2+N”合作共建机制。加强与舟山等沿海个港口的战略合作,积极推动江海一体化联运发展。加快黄金水道建设发展投融资方式创新,促进长江航运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
3、在发展效果上领先。通过建设发展,使长江航运在在安全保障上达到国内领先,在生态建设成效上达到领先示范,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沿江产业转型升级当好先行,真正发挥出黄金水道的主通道作用。
一是积极服务长江航运经济转型。坚持“开前门、关后门、调结构、推示范”,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优化港口布局,着力构建以三大航运中心为骨干、以沿江主要港口为支撑、其他重要港口为补充的现代化长江港口体系,推动发展港口联盟,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重要港区与铁路、高等级公路的连接线建设,强化港口集疏运服务功能,注重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港口在长江航运发展中的枢纽地位和节点功能。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积极推进江海联运和直达运输发展。合理推进过江通道建设。
二是积极服务现代流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长江航运物流服务,加快航运物流服务技术标准规范研究制订,促进物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立经营者诚信管理制度,开展行业诚信评价,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通关水平的提升。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发展邮轮经济、三峡库区客滚船运输等新型运输方式。积极支持沿江物流产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沿江港口物流园区和沿江保税港。支持沿江地方依托长江航运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