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第一航运港口的泸州港,正全力加快“智慧港口”建设,一批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到港口经营中,实现了港口管控智能化、港口物流信息实时交互,进一步提升了港口的疏运能力。
据了解,在码头堆场,过去一个集装箱从进入堆场闸口算起,到集装箱摆放到指定位置需要十分钟,甚至还可能发生集装箱放错位置的情况,而现在只需要一分钟就能完成,这得益于公司引进的集装箱智能管理平台。该平台利用移动互联、车号箱号信息识别等技术手段,与现有闸口系统对接,所有进入堆场的集装箱信息通过平台自动识别一目了然,集装箱装卸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快捷操作。
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装卸门机指挥员袁筠:“以前我们是通过纸张记录的箱号与船上的箱号来进行核对,人为误差容易出现,现在中控发出指令后,我们通过这个手持终端对箱号进行实时核对,误差率小,效率也极大提高。”
集装箱装卸只是其中一个细节,现在泸州港的运行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所有数据每时每刻都汇集到中控指挥中心系统,船几时停、几时开等都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
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信息管理部徐隆剑:“我们这套集装箱管理系统在全国内河流域港口处于领先地位,已经能够实现五百万标箱吞吐能力的管控。”
与此同时,泸州港还加大了平台对外信息互通互联建设,实现了线下和线上两种渠道交互融合。就在上个月,泸州港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港口客户在关注和绑定微信公共平台后,即能很方便地查到口岸动态、船期查询、通知公告等信息,如果客户想预订集装箱舱位,相关舱位现状在手机上也能够一目了然。
四川中远国际货运公司李仁鑫:“开通了这个系统之后,它的每一个操作环节以及实时动态,我只要拿出手机查输入的集装箱号、船名、航次等相关信息,我就可以对它进行实时跟踪了解,非常的方便。”
据悉,为全力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步伐,今年泸州港集装箱智能操作平台与四川省物流信息平台对接项目将正式实施,该项目建成后将整合西南地区各方资源,提高物流效率,更好地发挥泸州港的区域枢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