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荆门市港航局获悉,共规划“十三五”水运项目24个,估算投资约43.7亿元。荆门市将以汉江和江汉运河水运干线航道为基础,以干线带动支线发展。
“十二五”期间,荆门市重点港口相继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26亿元,货物吞吐量完成1019.05万吨。特别是汉江运河通航,给荆门市水运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路程短了,成本低了,收费取消了,接下来公司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在‘黄金航道’里捞更多的金!”钟祥市阳光船务有限公司的经理周志明告诉记者,2014年江汉运河通水通航后,这条环绕江汉平原、内连武汉城市圈的810公里千吨级航道圈形成,其中江汉运河在我市境内共长33.5公里,占到全长的一半,以往船舶由长江中游沙市到汉江中游潜江需要沿长江绕道武汉,现在走江汉运河仅需67公里,直接缩短水运里程681公里。而且正在建设中的石牌港和沙洋港一旦完工,将大大增加航道的经济辐射范围,同时湖北在全国率先取消了船舶检验费等费用,较大地刺激了水运经济。眼看“十三五”又要加大航道建设力度,在美好的前景鼓舞下,他打算建立公司的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扩大公司影响力。
据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董尚云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构建以长江为主轴,汉江、江汉平原航道圈、库区等重要支流组成的水运网络;加强与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打造“水陆”“水铁”联运等,完善港口布局,形成“一港多区、功能明确、集中连片、港产共建”的总体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