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厂产值超千亿元、创造河南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解决18万人的就业,带动100多个产业、400多个配套企业落户,这就是富士康落户河南郑州之后,给河南带来的变化。
富士康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代工企业之一,2010年7月,富士康项目签约入驻郑州。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仅仅10个月时间完成综合保税区建设和封关运行,一年多就实现了富士康项目从一片空地到日产20多万部苹果手机的重大进展。富士康成为河南省首个单厂产值超千亿元企业。今年一季度,郑州富士康实现进出口70亿美元,占河南全省进出口的56.3%,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8.9%中8.1个百分点由富士康拉动。
实现内陆对外开放,是河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唯一路径,而保税区是一个高层次的开放平台。虽然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是中国第13个综保区,但却是中部地区第一家,规划面积5.073平方公里,目前已封关运营面积2.73平方公里,已经有富士康、中外运、海程邦达、上海畅联等10家电子制造和物流企业入驻。
综合保税区魅力何在?为什么富士康如此看重?郑州海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在管理和税收方面都具有极大优势,可以降低企业的进出口成本,因此成为各地区承接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基地,也成为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
记者采访时看到,新郑综合保税区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电子关卡系统,通过卡口安装的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地磅系统,重车通过卡口时,司机只需刷卡,通过数据比对系统确认无误,卡口自动放行。为方便企业及时通关,综保区实行口岸前移,建设专门的口岸作业区,货物在综保区内打板、安检、商检和海关报检后,货物可直接装机外运,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通关成本。
富士康是一个标志性企业,它的进驻将为更多的企业带来示范效应。富士康集团落户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改变了加工贸易只有在沿海发展的格局,这显示出了内陆地区开放的魅力。
现在,富士康更多的生产线将转战中原,去年底已将iphone5手机大陆内销分拨中心从上海向郑州转移。今年4月底前,郑州富士康年产100万台60英寸以上大屏幕电视项目将投产,年内进一步增加1000万部非苹果手机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