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讯 六月的董家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现场,25.43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土地上,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董家河工业园区是“省级新型工业化铝产业示范基地”、“陕西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正在申报“全国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现在,已成为促进铜川提速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2009年,铜川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铜川,面临着如何转型、寻求突破的重大课题。
当年11月27日,时任铜川市委副书记、市长的冯新柱与来访的陕煤化、陕有色领导座谈。座谈中,一个事关铜川提速转型发展的宏伟韬略逐步变得清晰:以煤发电,以电炼铝,搞铝的深加工,把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煤渣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材料进行利用,着力打造“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资源多层次转化增值。
同年12月18日,铜川市政府与陕西省国资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铜川市与陕煤化、陕有色强强联手,共同投资建设董家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年产120万吨的冶坪煤矿项目、年产30万吨的炭素项目、年产20万吨的铝深加工项目、年产30万吨的铝镁合金及4×3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配套动力站等五大项目。总投资200亿元的该项目是铜川建市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该项目到2015年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增加值100亿元,利税超20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铜川。
“铜川的转型发展,已经成为现在和未来的一个主旋律。在这个事关一座城市兴衰的问题上,我们深知意义重大,更感责任重大。”市委书记冯新柱曾多次强调,经济模式的转型是铜川最好的出路,而董家河园区联产联营的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多层次转化增值,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使传统产业焕发出生机,更实现了节能减排,可以有效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打造“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煤炭、铝业和水泥是铜川传统的三大工业支柱,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三以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成为铜川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董家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将通过为炼铝建立的配套动力站,把煤炭转化为电能,把电能用于产铝,并搞铝的深加工,把铝加工成汽车零部件以及飞机铝合金零部件,把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煤渣,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材料进行利用。通过循环利用,铜川的煤炭资源将被全部“吃干榨净”。届时,园区将成为我省乃至西北重要的“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极大地推进铜川市的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
2011年,董家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之一的30万吨碳素项目率先开工,拉开了打造铜川提速转型发展“新引擎”的序幕,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预计今年10月底投产。随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全面发力,冶坪煤矿项目、铝镁合金及配套4×30万千瓦发电动力站项目、美鑫西北耐物流中心项目紧锣密鼓地相继铺开。在加快五大核心项目建设的同时,总投资30亿元的国电热电联产2×35万kw一期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新型建筑铝型材项目等一批相关项目也高效率同步进行、快速签约、快速落户、快速动工。
截至目前,董家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已全面铺开,重点项目实现了全面突破,三年来共完成投资10多亿元,铜川第一条“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链正在形成。
董家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承载了铜川提速转型发展的重任,也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亲切关怀。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先后到这里视察项目建设情况。铜川市委书记冯新柱多次与省委、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对接项目建设有关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为把该项目作为自己的2013年市级领导包抓十大转型项目联系点。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铜川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耀州区委、区政府的积极配合下,董家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提供“零距离服务”
“董家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肩负着铜川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重任。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提供最好的环境,以“服务零距离”活动贯穿工作主线,是董家河工业园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董家河工业园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清海说。
2010年3月铜川市董家河工业园区成立后,以“服务零距离”活动贯穿工作主线,全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
在招商引资方面,园区按照精品招商的思路,提出“定点、定向、有选择招商”的原则,集中“招大、招精、招财、招智”,使各种资源各种生产要素在园区形成最佳配置。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也吸引了众多与核心企业配套的生产、服务商的落户。在项目建设上,园区成立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五大项目负责团队,各团队强化责任抓实效,坚持把确保项目快速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一线,深入企业及项目工地,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随时随地做好跟踪服务。对企业、对项目反映的问题抓紧办、立刻办,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答复,坚决杜绝走形式、走过场,谁误事就追究谁的责任。在具体工作中,对业主、客商提出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大幅度缩减项目落地时间。
在环境保障上,园区全力做好征地和路、水、电、气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征地3000亩。在引进铭帝铝业投资20亿元年产15万吨高性能特种工业铝型材项目时,园区组织村民到位于四川的基地参观,增强了被征地农民对项目的信心,为项目顺利征地创造了条件。为了帮助失地农民创业和就业,园区与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将建立园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中心,与荣胜驾校合作建立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基地,开展对园区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的补偿,鼓励他们学技能再就业,实现共同发展、利益共享。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园区累计投资万元,加快路网、自来水、天然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让企业感到惊喜,也感到落户安心。
2013年,是董家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一年,建成年产30万吨碳素项目和10万吨铝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年产35万吨铝镁合金及配套动力站项目,争取开工建设年产120万吨冶坪煤矿项目,加快推进美鑫西北耐物流园、20万吨铝深加工、国电热电联产2×35kw项目、年产10万吨陶粒砂生产线、年产10万立方米高强度刨花板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同时,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到2014年,争取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项目全部建成。到2015年,形成300亿元的年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