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物流园区
六大保税区共铸东北亚区域合作最强引擎
来源:吉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3-08-05 浏览数: 标签: 六大,保税区

  这是一个宏大的构想:1992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倡导下,中、俄、朝、韩、蒙五国共同启动了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

 

  这是一个前瞻的构想:2008年,东北亚发展论坛上,中日韩三国正式提出了东北亚自由贸易区构想,将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计划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这还是一个实现中的构想:2009年,我国批准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是东北亚各国中第一个在中央政府层面通过的区域规划。这一规划涵盖长春、吉林和延边等重点城市,正是为促进该区域的跨国贸易和经济合作而设立的。

 

  2013年8月1日,这一构想,离实现又挺进了一大步。

 

  当天,首届东北保税区合作论坛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举行。东北各综合保税区、图们江(珲春)国际示范区(珲春出口加工区)负责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成员,国家海关总署口岸办、研究室、加工贸易司负责人,长春海关负责人,图们江国际合作学会全体成员等50名保税区相关专家、领导、负责人参加论坛。

 

  本次东北保税区合作论坛由图们江国际合作学会主办,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承办。主要围绕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建设与管理交流成功经验,研究、探讨、磋商合作领域与合作模式。旨在加强大连保税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沈阳综合保税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珲春出口加工区、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保税区)等东北保税区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和友谊,推进保税区的建设发展。

 

  这标志着,东北区六大保税区正式告别了自发式发展的无序状态,开始进入区域合作共赢阶段。

 

  六大保税区合作机制的建立,顺应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哈大齐工业走廊、长吉图经济区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战略,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推进东北区域合作取得实效,就必须以国家战略为契机,“一体化”为突破口,促进人才、技术、生产、投资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分工合作,打破市场壁垒及行政壁垒。保税区及开发区发展在国家振兴东北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保税区在国际合作竞争中要优于其他类型开发区,六大保税区加强战略对接与合作,有助于快速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拓宽发展空间和腹地,逐步形成沈阳经济圈、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圈,沿海沿边经贸合作经济带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形成引领东北亚国际区域合作的最强引擎。

 

  六大保税区合作,创新了东北亚区域国际贸易新模式。中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贸易强国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国家经济还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国际贸易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经济区域,是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中国东北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国际贸易尤其是对俄贸易优势得天独厚,对朝经济合作方面,中朝罗先经贸区、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建设均取得重大进展,如果打通铁路,与现有空中、水上交通相衔接,将极大助力东北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最大程度发挥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的独特优势,将在促进国际贸易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强化对外贸易在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区域和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六大保税区合作,将有助于东北区国际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产业结构和布局要合理,项目之间在合作的基础上要实现差异化发展。六大保税区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综合统筹,协调发展,将可避免东北保税区间同类产业“趋同化”发展,形成国际性综合竞争能力。在项目招商与合作上,六大保税区将可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区位条件,坚定不移地实施差异化发展道路,把区域差异化发展与产业圈层布局融合起来,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

分享到:
上一篇:天津国际航空产业商务区启建 总投资10亿美元 下一篇:推进保税区域整体转型升级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