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物流园区
物流集聚区:打造宜商宜居的竹西新城
来源:扬州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07 浏览数: 标签: 物流,集聚区

  上半年,物流集聚区主要指标保持强劲增势,其中税收达2.06亿元,超过原城北乡去年全年目标。

 

  6年来,园区经历“两次区划调整”、“两次转型”,作为扬州唯一具有公铁水联运优势的物流园,每一次发展飞跃,都是在转型中积蓄力量。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和区划调整新形势,园区缘何依然较快发展?“这与其转型升级‘转得早、转得准、转得好’密不可分!”区委常委、物流集聚区党工委书记朱发奎如是说。

 

  区划转变

 

  确立“第一定位”

 

  历经6年,园区从有到特,从特到专,发展成绩有目共睹。投入8亿多元重点打造园区外部优质环境,建成码头、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公交停车场、公交首末站、加油站等配套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以聚龙建材、新凯建材、凯通钢板超市等为核心的物流初具规模。

 

  2011年11月,扬州区划调整,江都撤市建区,原先的北郊物流园,如今处在运河北路与江都华山路连接点上,而这里正是扬州未来城市的核心地带。如何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物流园区必须寻找新的发展定位。

 

  就在今年元月,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代管区域扩容,园区与城北乡重新整合,代管黄金、瓦窑村,竹西、安平社区。“区划变了,发展理念必须转变。”朱发奎一席话阐明了园区新定位,那就是推动园区由专业化物流集聚区向现代化城市新区转型,打造商贸宜业、人文宜游、生态宜居的竹西新城。

 

  面对两次区划调整,物流园区不仅要发展特色园区,而且还要承担城市建设功能、肩负村居工作,一个接着一个的全新课题摆在面前。

 

  产业转型

 

  强攻“第一要务”

 

  新园区东临茱萸湾公园,南依古运河、古邗沟,西邻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北望邵伯湖,区域内还拥有蜚声内外的千年古胜大王庙、竹西公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物流园区如何“抱着金娃娃”乘势扬帆?

 

  北区大润发,每天有近万的客流量。大润发项目是园区打造“大王庙商圈”的重要节点,以大王庙广场为核心,功能齐全、环境优雅的城市商务区加快推进。“大王庙商圈”成为园区产业转型缩影,而产业转型是理念转型的支撑,一幅做优“大王庙商圈”、 做美“古运河风光带”、 做特“现代商贸集聚区”、 做精“城市品质生活区”的 “一圈一带两区”四大板块图正在清晰勾勒。

 

  项目是产业转型的保障。今年上半年,百亿项目华电煤改气工程通过环评;全区新认定的5个服务业开工项目,物流园区占2个;3个新认定的基础设施项目,物流园区占其一。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徐安朝介绍,一批“高、精、新、特”项目抢滩园区,国药物流、月星家居、中亚糖酒、联能电子、大上海御龙湾、奥特莱斯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开工、建成。重大项目已成为园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器,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动力转向

 

  激活“第一要素”

 

  发展动力转向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无论理念转型,还是产业转型,一个落脚点就是园区干部队伍首先要转型。

 

  新园区面积增大了,拥有4个村居。“专业于项目、招商的园区干部,面对农村、社区工作,一度无所适从,加之年轻干部多,阅历浅,工作方法不多、底气不足。”物流园区副主任王继山的一番介绍,透露出园区队伍真实写照,园区既要接受市区专业考核,还要接受村居考核,他谈笑说,这是“三位一体”新格局。

 

  老园区遇到了新问题。然而,作为创新产物的园区,半年来,一班人凭借创新那股子劲,在产业集聚、转型升级、人才引进、机构调整等方面一直在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的确,记者在园区采访发现,他们敢于打破条条框框,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园区与村居两大资源、两种力量整合了,园区机关模式向企业模式转变了,就连机关人员全部实行合同制、岗位聘任制、报酬绩效制、绩效考核制,物流园区已成为全区机构简、体制优、效率高的先导区。

分享到:
上一篇:银川综合保税区昨日通过预验收 下一篇:聊城开发区物流园建设将吸资30亿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