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位于昆明东郊的国家级昆明经开区一派繁忙景象。驱车前往核心区信息产业基地,北入口道路、拓翔路两条“咽喉要道”的升级改造工程已近尾声,8月底将全面完工;拓翔路东侧,昆钢重装的科技大楼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拓翔路南端,云南海归创业园内不断有企业前来协商入驻。
对于经开区来说,这个金秋至关重要,他们要收获的不仅仅是第三季度的各项指标,还将是完成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目标的决胜把握。
2013年,经开区许下的承诺掷地有声—提前一年完成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目标。而与经开区一样,高新区、安宁工业园区、杨林经开区、五华科技产业园也正按照园区发展“千百亿元工程”的安排部署,向着千亿园区的目标进发。
近年来,昆明市始终坚持把壮大园区经济作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昆明市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按照“三年倍增、六年跨越”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实施百亿元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提档升格、体制机制创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和千百十亿元园区培育工程。
在强有力的推进机制下,园区的载体建设不断提速,一批省级园区强势崛起。就在今年上半年,杨林工业园区成功晋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禄劝工业园区成功晋级为省级工业园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14个,市级工业园区3个。工业园区已成为昆明市工业经济的主力军、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先后吸引中石油、武钢集团、南车城轨、湘电股份等一批支撑项目纷纷落户。
大项目的强势入驻,引领着园区经济逐步步入快车道,园区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引擎作用充分发挥。2013年1-6月,全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比全市的88%。
进入2013年下半年,各园区周密部署,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选资、推进项目建设上下工夫,瞄准全年目标任务,向着打好“三大战役”,抓好“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和“3015”行动计划的方向前进。
集中精简、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得园区在建设发展上步子迈得越来越快。按照园区经济倍增跨越发展的要求,到2016年,昆明市园区工业增加值将超过1800亿元,力争达到200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展望未来,昆明的园区大有可为;在接下来的各个金秋,园区将收获一个又一个发展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