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韩国釜山、国内上海、天津等地发展经验,大连保税区冷链冷藏物流产业进入扩张期。
未来两年内,保税区将成为全国口岸最大的保税冷链冷藏物流基地。
大连毅都集发冷藏物流公司是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冷链物流企业,借助保税区“进境保税”等政策功能,公司进口业务已辐射到东北、华北等地。今年以来,公司参照韩国釜山港开展“国际冷藏中转”业务,中转量和冷藏堆场利用率大幅提高,水果、鲜肉等主要货种的运输量同比增长两成多。
大连毅都集发冷藏物流公司副总经理王闻:“釜山目前拥有140万吨的冷藏仓储能力,大连港要在大窑湾保税港,在五年之内的时间,建设100万吨的货邮,要在内陆、东三省要建100万吨的,总共200万吨的冷藏仓储规划。
利用多年来形成的商贸优势,大窑湾保税港区在政策匹配、物流成本、整体作业效率等方面,与釜山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从去年开始尝试运营的冷库业务也初具规模,达到3.4万吨。截至目前,保税港区已经形成冷藏冷冻能力8.5万吨。
保税区保税物流局功能区运行科科长孙世伟:“下一步,我们要向上海、天津等一些先进地区学习,在转口贸易、保税区的交割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
据了解,两年内,獐子岛中央渔业、毅都集发二期、恒浦二期、泰达等项目将陆续建成,为保税区新增冷藏冷冻能力23.5万吨。到2015年,大连保税区将实现32万吨冷藏冷冻能力,年操作货物105万吨,成为全国口岸最大的保税冷链冷藏物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