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自贸区成立以后,全国不少地区也在积极筹备申请自贸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安徽申请自贸区成为安徽代表团热议的话题。其中,在今年2月9日举行的安徽省“两会”上,安徽省商务厅厅长曹勇表示,今年上半年,将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打包申报设立安徽(合芜马)自由贸易实验区。而最新消息显示,目前安徽的自贸区申请已经上报至国务院。
在2月9日安徽“两会”现场,曹勇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为提高申报成功率,安徽省将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打包申报设立安徽(合芜马)自由贸易实验区。
之所以选择联合三市申请。在曹勇看来有其自身优势:首先,三市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临江达海,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备;其次,三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开放步伐快,地缘相接,而且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战略的叠加区。“安徽自贸区范围涵盖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出口加工区、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芜湖出口加工区、合肥港、芜湖港朱家桥港区、芜湖三山港区、马鞍山郑浦港区4区4港,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曹勇表示。
据悉,安徽的自贸区申请已经上报至国务院。在今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安徽省省长王学军就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园(港)区争取自贸区试点。
据了解,在这次上报国务院的申请中,主要以合肥和芜湖为主,“因为这两个城市对外开放的水平比较高、规模也较大,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也强。安徽有11个国家级开发区,合肥和芜湖两市就占了5个。”曹勇表示。
对于安徽自贸区的建设模式,曹勇表示,将借鉴上海,结合三市实际情况,实行完全的开放模式,即在4区4港范围内,由海关采取联网的方式进行监督。
但是在安徽主政者看来,此时才开始申请自贸区,步伐显得稍晚一些。“安徽的步伐比江苏和广州都要晚一些,这是一个弊端。最后的成功几率有多大,不好说,但是我们比较有信心。”安徽省商务厅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针对安徽申请自贸区,南京财经大学研究区域经济的张健教授对记者表示,“合肥和芜湖是安徽省的经济发展重镇,自身优势比较大。安徽采取两市联合申报的想法比较创新,当然竞争也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