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璜工业园园区一角
典雅温泉城商业街效果图
重庆建工集团生产的隧道推掘机
珞璜工业园园区一角
在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战略部署中,珞璜工业园属于城市发展新区、都市功能拓展区融合发展的“黄金口岸”,是江津区“承接主城,联动周边”的前沿阵地。
随着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项目的动工,珞璜工业园的“水公铁”立体交通优势更加凸显,并将立足于此打造重庆南部重要的大工业大物流基地,力争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千亿级”工业园区的目标。
区位交通:
拥“水公铁”立体交通,融城口岸蓄势待发
珞璜工业园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聚集产业工人约3万人。
园区东临巴南区,北靠大渡口和九龙坡区,距巴南鱼洞约6公里,距重庆核心商圈约30公里,距江津城区约30公里,80%的面积位于二环以内的优势,让其成为江津区着力打造的融城口岸。
在重庆南部,珞璜工业园是拥有“水公铁”立体交通优势的园区:园区距轻轨2号线、3号线枢纽换乘站鱼洞站仅6公里,可快速抵达都市核心区;二环高速从园区中部穿过,设珞璜、支坪两个出口,实现渝泸、渝沪、渝湘高速的快速转换;渝黔铁路、渝黔高铁在园区设有珞璜站、小南垭、珞璜南站等3个站点;园区还拥有17公里长江黄金水岸线,已形成华能、猫儿沱、玖龙等3个国家级深水良港。昨日开工的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项目建成后,珞璜工业园的“水公铁”无缝联运综合物流优势更加明显,将大幅提升园区的物流集散能力、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坐拥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珞璜工业园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引进316家优质企业,建成投产项目227个。目前园区有世界500强企业5家,中国500强企业3家,民营企业500强3家,行业100强6家,上市企业14家,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0亿元。
今年1-5月,珞璜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43.2亿元,同比增长28.8%,预计今年珞璜工业园将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
城市发展:
产城融合“双核”驱动,加快打造现代新城
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再先进也只是“空转”。珞璜工业园以工业化为龙头,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发展商贸、旅游产业,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双核”驱动。
据介绍,今年4月,全球最大的酒店经营管理集团美国温德姆酒店集团入驻园区,启动典雅温泉城项目,将在7月底试营业。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园区在城市配套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也是园区加快产城融合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另外,积极引进优质教育、公共卫生资源,引进了从幼儿园至高中的知名学校,并对珞璜镇中心医院实行搬迁升级;充分利用三面临山、北临长江的地理优势及林木覆盖率高、土壤含硒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商务会所、世纪华城、津东美食街等房地产项目。
2011年珞璜工业园被纳入“二环区域”第22个大型聚居区及17个大型购物中心之一。“目前园区常住人口8万人,园区规划有15平方公里的城市聚居区,预计2020年将建成容纳2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产业规模:
两大支柱产业强势崛起
加快打造“千亿级”工业园
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重庆晚报记者,珞璜工业园立足“水公铁”联运优势,将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和新型材料两大支柱产业及商贸物流,加快实现“千亿级”产业集群。
按照规划,珞璜工业园将依托机械制造发展重型装备产业,紧紧围绕重庆万亿汽车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汽车关重零部件生产基地。此前,园区引进的新型材料产业,包括韩国SK、法国拉法基、中国香港玖龙纸业、德国杜拉维特均为行业领头羊企业。预计到2020年,其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在两大支柱产业发展基础上,珞璜工业园正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形成“一枢纽一集群”产业格局:其中,“一枢纽”是指昨日开工的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项目。“一集群”是指打造一批专业市场群,包括去年同时签约进驻的“国字号”大型企业中国物流和亚洲最大的现代物流设施提供商与服务商普洛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投资建设中国物流西南物流集散中心、普洛斯(重庆)珞璜物流园,还有此前入驻的冠强汽车商贸城、香港法派高端消费品重庆配送中心、鑫润雨综合建材交易市场项目。
据了解,依托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项目,园区还在打造一个占地6.4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园,功能定位除满足园区及周边自身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外,还以构建重庆市物流通道南大门、西南地区重要货物运输集散地为目标,高端制造业供应链物流、城市配送服务等为重点,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综合型物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