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自贸区(离岸)产权交易中心的搭建,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筹备近半年的非标金融资产转让交易平台——自贸区现代服务业资产交易中心(下称非标资产交易平台)近期悄然面世。
按照规划,这个交易平台将允许三类非标资产挂牌交易,小微贷款应收款、企业应收账款、商业物业租赁收入、融资租赁应收款等债权类产品;基于电力、供水、高速公路、燃气等资产的收益类产品;三是私募股权、信托产品、商业债权、信贷资产等。
但是,自贸区非标资产交易平台启动当天,上述非标金融资产均未挂牌交易。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对于挂牌交易非标资产的选择,非标资产交易平台相当谨慎。
“主要是考虑到金融监管部门的意见。”他解释说。此前自贸区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平台曾打算在启动当天,将部分租赁公司租赁物挂牌交易。但考虑到金融租赁公司租赁资产转让交易需先得到银监会相关部门备案批复,不得不暂缓相关交易。
以此为鉴,由于部分非标资产转让需获相关部门先行审批,这个交易平台暂时不打算推动信托产品、信贷资产的转让交易,而是考虑优先允许小微贷款、企业应收账款、商业物业租赁收入等债权产品挂牌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非标资产交易平台还在筹划引入做市商制度。
“但是,相关部门是否认可信托产品、信贷资产通过做市商转让交易,仍是未知数。”这位知情人士直言。
目前,自贸区管委会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开始与相关部门沟通,尽快推动这些非标资产挂牌交易,不排除在未来合适的时机,将这个平台转让交易的非标资产“转化”为标准化债权类金融资产的可能。
完善产品信披的“算盘”
非标资产交易平台之所以打算引入做市商制度,主要是基于完善产品信息披露程度、寻找合适投资者的双重考量。
由于多数非标资产信息披露不够全面,往往令投资者担心信息不对称所隐藏的投资风险,不愿参与投资。
为此,非标资产交易平台打算设立两套非标资产信息披露内容,一是公开信息,即非标资产出让方所提供的产品融资方财务报表、工商资料与还款状况;二是提示性信息,其中包括非标资产所对应的融资方是否隐瞒大量民间借贷等,供投资者辨别投资风险。
但是,这未必能彻底解决投资者的顾虑。毕竟,提示性信息未必能作为风险评估的参考依据。由此,非标资产交易平台有意引入做市商制度。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通过引入做市商制度,平台运营商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交易规则制定、非标资产登记托管、交易清算流程等平台建设;针对每款非标资产的尽职调查、信用评级与交易定价,则由做市商全权负责。
“其实,这暗藏一套倒逼机制。”他解释说。如果做市商对非标资产进行全面准确的尽职调查,给出合理的信用评级与定价估值,自然会增加交易量与活跃度,反之做市商只能自己掏钱购买“尽调不合格”的非标资产,自主承担坏账风险。
但是,监管部门是否认可信托产品、信贷资产等非标资产通过做市商制度转让交易,目前没有明确说法。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其实非标资产交易平台方面已向监管部门做过沟通,但监管部门人士的反馈是“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定”。
在他看来,如果得不到监管部门的认可,包括信托产品、信贷资产等非标资产将难以进入这个平台挂牌交易。为此,非标资产交易平台打算考虑先推出小微贷款等非标资产,以此建立一整套合规交易操作流程与做市商监管制度,再与相关部门协商,引入信托产品等非标资产转让交易。
这位知情人士指出,其实非标资产交易平台还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监管部门是否允许信托产品、信贷资产等非标资产通过这个平台的跨境交易功能,被境外投资机构购入持有。
毕竟,这个非标资产交易平台之所以设在自贸区,就是打算借助自贸区金融创新环境,推动非标资产的跨境交易,进一步盘活各类非标资产的流动性。
“这需要相关部门协商解决。”他直言。
跨境交易流程“待解”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调研期间,多家境外投资机构对非标资产转让交易产生浓厚的兴趣。
究其原因,是其中存在可观的利差交易收益,即境外机构可以用2%-3%融资成本在境外拆入大量美元资金,再通过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即FT系列账户)转化成人民币,若其购买的非标资产收益超过9%,就能获得至少6%的套利收益。
“相比美元执行零利率政策,只要套利交易的年化收益超过5%,境外投资机构就相当满意了。”前述知情人士透露。
但是,境外投资机构对非标资产的信息披露程度,也提出相当高的要求,比如非标产品转让交易需要满足国际通行标准等。
与此同时,非标资产交易平台要必须兼顾跨境交易的操作合规性。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黄金国际板等自贸区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拟定的跨境交易大致操作流程是,境外机构先在自贸区开设人民币非居民账户(NRA),作为结售汇和清算投资盈亏的基本账户,这个账户的资金仅限于单个交易平台的投资,若账户资金进行划转,需严格按照“资金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的操作原则,防止境外投资机构在自贸区买入金融资产,却拿到境内套现,成为热钱进出的暗道。
“目前,FT系列账户如何参与自贸区各个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的跨境交易,还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操作细则。”一位了解自贸区相关政策的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