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行业迎来了一个重量级成员。记者昨日获悉,由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共同发起,国内首家集大型中管金融保险集团与特大型实业集团资源的金融租赁巨头,日前正式获准开业。
这家公司名为“太平石化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平石化金融租赁”),10月16日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注册资本金为50亿元人民币,是上海地区首次实缴注册资本金最多的金融租赁公司,也是第一家将公司总部设在上海自贸区的金融租赁公司。自贸区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等,对金融租赁有多重制度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石化金融租赁是银监会下放机构审批权限后第一家由地方银监局批准成立的金融租赁公司。随着这家产融结合的金融租赁公司的获批,也意味着银监会批准的金融租赁公司达到了26家。
据记者了解,太平石化金融租赁的经营班子成员由股东双方共同派出。董事长为杨新民,此前曾任太平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总经理、监事长则都来自中石化集团或旗下公司。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金融租赁行业得到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这也使得市场资金纷至沓来。
就保险业而言,去年成都农商行与安邦人寿联合筹建的邦银金融租赁公司开业。而中国平安此前获得融资租赁牌照,成立了平安国际融资租赁,但并非金融租赁牌照,一直有消息称,中国平安同时也在申请金融租赁牌照。此外,也有市场人士透露,中国太保亦有意涉足的计划。
对于金融租赁公司来说,重要的是能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模式。多位业内人士直言,在银根收紧的环境下,金融租赁公司确实有利可图。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内金融租赁市场普遍存在行业集中度过高,同质化竞争突出,业务定位和盈利模式趋同的现象。
尤其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几乎不约而同主攻航空、船舶等租赁业务,而这些行业设备单体价值偏大,资产处置时流动性差,且多数是典型的周期行业,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随经济形势大起大落。无论是设备自身的价格,还是基于设备产生的租金收入,都难以预测。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虽然过去几年,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净利润增速较快,但实际ROE(净资产收益率)并不是很高。”
关键在于,保险机构进入金融租赁市场后能否走出一条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