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党工委按照自身加大对外开放的实际需求,比先进找差距、向基层求建议、对症结下猛药,一方面通过建章立制加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步伐,一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将发展成果最大化惠及百姓,使教育实践活动既“惠当前”又“利长远”。
保税区开全省先河,制订行政权力清单并将公布。这项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汇总,公布了涉及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奖励、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征用、行政裁决及其他行政权力等10个类别的权限,是一项先进的制度创新。
在征求意见环节,保税区推出“机关部门包村、机关干部包户”活动,征求并梳理186个问题及意见建议,逐条答复群众和企业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坚持在建章立制环节形成有利于改革发展的长效机制,让制度创新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对外开放,让百姓分享发展的最大红利。
针对“四风”问题,保税区共清理办公用房2800余平方米,较上年压缩“三公”经费147万元,取消、下放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70项,建立区、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建立便民服务中心9个,16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机关部门和驻区机构简化办事程序,将率先在全省开通企业设立登记并联审批系统,使企业有关设立登记手续压缩为3个工作日。出台整顿“四风”问题系列文件,防止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强化作风制度建设。成立若干课题组,以行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全面改革,助推金普新区建设,为积极申办大连自由贸易园区做好充分准备。
教育实践活动助推保税区民生事业进一步发展,涉及路网建设、危旧房屋改造等民生工程正紧张进行,今年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方面的政府投资项目额将达20亿元。
保税生态城正式“开城”,引入东北师大实验学校落户,筹划建设区级公立医院。保税区今年新修21条农村公路约30公里,年底将实现屯屯通油路;街村连片整治力度加大,为涉农街道配备百余辆垃圾转运车,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年140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