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物流园区
多项“自贸区经验”在厦落地 保税区借东风创“厦门经验”
来源:厦门网 发布时间:2014-12-15 浏览数: 标签: 自贸区经验 保税区

  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自贸区”来了,厦门准备好了吗?据悉,厦门市乘着“上海自贸区”的东风,已经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

 

  象屿保税区

 

  借自贸区东风创造“厦门经验”

 

  乘着上海自贸区的东风,厦门象屿保税区从去年开始通过产业升级释放内生动力,把飞机融资租赁、文化保税、商事登记改革等业务模式作为自贸区建设的突破口,将特区先行先试的种子撒落在全市、全省、乃至海西的一个个角落,形成了“厦门经验”。

 

  保税区最核心的政策功能优势就是“保税”。今年10月,国内租赁业“大腕”—鑫桥租赁落户,成为象屿保税区首家融资租赁法人公司。这是象屿保税区在飞机融资租赁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向其他租赁领域拓展和延伸的成效。

 

  自去年以来,象屿保税区在政策功能、审批制度、通关模式等多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象屿模式”,率先全省实施内外资企业设立“一口受理、一表申报”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国90分钟最快通关速度“分批出区、集中报关”监管服务制度的创新,打造了象屿保税区第三方物流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全国首创“社会认证、官方采信”的金门高粱酒检验模式,正向更多商品、更多领域推广。

 

  跳出封关运作

 

  建设更广自贸区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唐永红:对台优势是福建的“王牌”,要力争通过自贸区建设,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促进ECFA尽快推进,为两岸经贸交流自由化先行先试。

 

  希望福建自贸区跳出封关运作的固有模式,建设一个更广领域、更大范围的自贸区。自贸区不仅有货物贸易的自由化,还有服务贸易、产业投资、金融层面的自由化。

 

  何谓自贸区

 

  自由贸易区是在关境以外划出的,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允许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的自由储存、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促进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区域。

分享到:
上一篇:“复制”自贸区透露可喜的经济发展“新信号” 下一篇:天津港保税区:双城双港战略先锋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