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定义为跨境电商元年,而2015年伊始就又已战火纷飞,是什么力量促使各大电商巨头在此集结?或许,从这一组数据中可见一斑。据易观国际统计,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3.1万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12.1%,未来3年跨境电商交易额仍将维持30%左右的年均增速。
30%的年均增速足以让各个巨头动心,苏宁也不例外。因此这一届两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近东将跨境电商在提案中专门论述,并且就跨境电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
30%增速的吸引力
“跨境电商年增速超过30%,已经逐渐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正在成长为我国外贸新的增长点。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在上海等地进行的试点已初见成效。”张近东在调研后得出了这一论证。
在得出这一结论的同时,各大电商巨头也早已在此集结。2014年2月,天猫国际上线,6月,聚美旗下化妆品海淘网站聚美海外购上线,8月亚马逊宣布年前直邮中国,尤其是进入2015年,跨境电商一路升温,原本与电商不搭界的玩家也加入了,一个是网易,近日上线了跨境电商平台“考拉海购”,另一个则是快递巨头顺丰,推出顺丰海淘。
不过,在过去的一年里,苏宁也没闲着。
2013年年底,苏宁易购联合跨境购物网站“洋码头”共同合作推出“全球购”业务。据苏宁当时介绍,苏宁易购 “全球购”不是采用传统的个人“代购”和“海淘”模式,而是通过直接引入海外商家,对接国内消费者。国内消费者在苏宁易购完成商品下单之后,海外商家将直接采用“国际直邮”方式,把海外商品配送到国内消费者手中。
“跨境”半年后,2014年7月,苏宁低调成立跨境电商项目组,该项目组的成立一定意义上意味着苏宁真正吹响了进军跨境电商市场的号角,而后,苏宁易购海外购频道正式上线。
值得注意的是,苏宁香港旗舰店已于苏宁易购悄然上线。据介绍,苏宁香港旗舰店全部产品均由开设在香港的苏宁门店提供,并提供售后服务及海外配送服务,所售商品全部正规报关、缴纳行邮税,因此显示价格均为包邮包税后的最终售价。
“苏宁香港旗舰店在苏宁易购的上线,将联动该平台上的Laox日本馆、美国馆共推海外购专场,加入跨境电商战团。”有业内分析人士称。
探索跨境新模式
“跨境电商2014年才在国内兴起,主要有平台和自营两种模式,前者以天猫国际为代表;亚马逊走的是自营道路,而苏宁的模式可能更趋近于亚马逊,这对苏宁更有利。”电商观察员鲁振旺曾表示。
鲁振旺进一步表示,能否建立完善的海外供应链体系,以及能否拿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将是跨境电商成败的两个主要因素。
苏宁显然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两点。据记者了解,苏宁跨境电商项目美国自采团队已于2014年9月组建,是苏宁云商美国成立的新事业部门,该团队采购的商品将以苏宁美国海外旗舰店(域名:usa.suning.com)的方式入驻苏宁易购,已于去年11月11日正式上线。
而在政策层面,自贸区的设立以及跨境电商试验区的申报也对该业务释放出利好信号。有消息称,截至目前,海关总署、商务部已先后对杭州跨境电商试验区的申报方案表示支持,该方案正在商务部审批流程中。
有了市场空间,又有了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业务或将在2015年呈现飞速发展的状态,而早已有准备的苏宁,在原有大环境利好的形势下又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
张近东建议,发展跨境电商,要鼓励国内龙头企业探索跨境电商的保税区备货模式、鼓励国内龙头企业探索全方位跨境物流整合服务,同时在保税区探索建设一站式跨境电商服务平台。
“保税区备货的跨境电商模式,将成为调节进出口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收窄贸易顺差额,刺激内需,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同时扁平化进口商品供应链,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真正价廉物美的全球商品。”张近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