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战略”是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在更高起点上谋划盐田区,盐田区政府于19日召开了盐田区落实“东进战略”专家研讨会暨课题评审会。会上,课题组代表汇报了《盐田区落实“东进战略”专题研究》,表示盐田的总体定位将打造“东进战略”枢纽门户区,即国际航运物流枢纽、深圳东进滨海门户,以及深港东部合作前沿。
交通先行是先导性任务
在会议上,盐田区区长吴德林指出,盐田区在“东进战略”中面临“四大机遇”,即交通互联互通的机遇,产业错位发展的机遇,资源整合共享的机遇,以及空间拓展延伸的机遇。
交通先行是“东进战略”的先导性任务,随着一系列战略通道陆续打通,盐田与周边城区将实现互联互通,盐田港的集疏运体系也将进一步健全,从而有助于各类要素顺畅流转。
东部四区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在“东进战略”的整体“施工图”中,四区各有侧重,错位发展,合力构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也给盐田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另一方面,“东进战略”必将大大强化东部四区的协同性,对各区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盐田在分享自身优势资源的同时,也将承接兄弟城区的资源外溢,共享制度红利,从而促进自身加快发展。
此外,与西部相比,东部地区空间资源较为丰富,“4 1”的发展格局极具潜力,盐田区借助“东进战略”,既可通过“上山下海”挖掘空间资源,又可向周边城区、深莞惠、深汕合作区拓展延伸更为广阔的空间。
盐田要发挥承东启西节点作用
“盐田现在逐渐转化为东部湾区的枢纽,同时又是深圳市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是最好的一个区,拥有山、海港,所以盐田要发挥城市特色的优势。”盐田区在专题研究中总结,盐田在服务“东进战略”中要发挥自身六大优势,包括西联东进的区位优势、港口物流的服务优势、深港合作的前沿优势、山海旅游的资源优势、华大基因的创新优势、绿色生态的引领优势。
盐田区有一个国际大港和三个口岸,是东部与国际和香港对接的唯一通道。盐田要发挥东部地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作用,促进中心区和香港的产业、服务向东部地区外溢;发挥深港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承接香港的服务向东部地区转移,推动两地在产业、教育、医疗领域的对接。
盐田港是珠三角乃至国家的重要战略性枢纽港,也是华南超大型船舶首选港,全省35%、深莞惠60%—70%、东部各区7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都必须经由盐田港。未来随着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开发建设驶入快车道并与横岗、平湖形成东部物流产业走廊,将有力服务深圳打造全球物流枢纽城市。
规划新增与西部城区的快速通道
在当天的报告中还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盐田区将全力推动城区跨越发展,实施“东进战略”的十大行动计划,涵盖交通、科技、产业、民生、生态,其中,交通建设是“东进战略”规划的重点。
报告指出,盐田将实施战略通道计划,加快完善盐田港疏港体系,尽快启动明珠道、龙盐快速等重大项目建设,新建盐田港拖车综合服务中心,规划研究新增一条盐田区与西部城区的快速通道,争取与龙岗、坪山等周边区域的轨道交通线纳入市轨道交通四期规划。
据悉,轨道交通建设方面,8号线往西连接横岗、平湖的3号线及正在施工的4号线,东部和东莞的联系加强。另外,16号线南延段、东延段跟东部地区形成环线。公路建设方面,盐田要新增盐田向罗湖、罗湖北部的第二通道,加强和惠州、东莞的联系。
此外,盐田区还计划新增空中交通通道,在沙头角、盐田港、小梅沙建直升机停机坪,大梅沙建设水上机场。
在深港合作方面,盐田区将开发东港区,承接香港航运服务业转移,为深港共建全球航运中心提供战略支撑。同时,盐田区将打造中英街商贸旅游区,高标准改造沙头角口岸,恢复梅沙旅游专用口岸,发展口岸经济,鼓励香港企业和高端人才来盐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