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雾情影响,能见度太低,三峡河段及船闸常常被迫长时间禁航、停航。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下设研究中心正加紧研发的驱雾技术、“发光浮标带”助导航方案等,将改变通航受制于恶劣天气的被动局面,大大提升三峡河段通过能力。
据了解,三峡河段大风大雾阻航状况频发,能见度不足造成大量船舶积压,让三峡河段通过能力大打折扣,三峡过坝需求与通过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交通运输部及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积极开展“黄金水道重大科技专项”研究,进一步挖潜、提升三峡河段通过能力。该项目重点研究制约长江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的因素,重点突破通航及船型标准、航道系统整治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承担其中的“复杂条件下三峡船闸通过能力提升技术研究”课题。去年8月份开始,该局开展了三峡船闸进闸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过闸船舶类型分析,以及低能见度状态下船舶安全航行保障技术研究,进展顺利。目前,三峡船舶成组同步移泊技术方案、低能见度条件下制冷剂除雾方案和夜间航行“发光浮标带”助导航方案进入试验阶段。这些成果的应用将有效提高船闸闸室利用率,缩短船舶进出闸时间,提高船闸通航效率,同时有效提高船舶在大雾条件下和夜间航行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