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装备技术
卡车行业上市企业年报一览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4-15 浏览数: 标签: 卡车行业 年报一览

  近期,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随着商用车行业各企业2012年业绩的发布,上市公司的盈亏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

 

  在本报列入采访统计的6家商用车上市公司中,除福田汽车外,其它4家公司均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其中江铃汽车下滑18.92%;中国重汽净利润大幅下降87.17%;东风汽车下滑94.82%。

 

  列入统计的5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利润下滑。可见,2012年,中国商用车市场依然处于低迷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受校车市场崛起等因素影响,在商用车行业中,客车公司整体表现优于卡车公司。2012年,校车市场增长迅猛,行业总销量达到2.57万辆,较2011年大幅增加。随着国家对民生投入进一步加强,预期校车将在未来数年内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福田汽车2012年净利增长

 

  近日,福田汽车发布了2012年年度报告。尽管去年福田汽车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7.45%,但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并出现经营性亏损。而值得注意的是,福田康明斯实现了2008年批量投产以来的首度扭亏为盈。

 

  报告显示,2012年,福田汽车实现营业收入409.73亿元,同比下降20.66%;营业外收入为272.67亿元,同比增加578.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3亿元,同比增长17.43%。公司总资产为330.49亿元,同比增长17.52%;基本每股收益为0.550元,同比增长0.73%。

 

  然而,2012年,福田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达8.08亿元,同比下降196.35%。

 

  报告分析,一方面,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在“后危机时代”整体下调,受国家经济增速放缓、鼓励政策(车购税优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集体淡出等影响,国内商用车行业整体市场容量有所下降,福田汽车在市场占有率上升的情况下,实现了销售整车62万辆(含福田戴姆勒合资公司销量),在商用车企业中排名第一,完成公司年度计划的91.23%,但同比依然下滑3.12%;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对外出资导致了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亦导致报表收入有所下降。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由于福田汽车向合营公司福田戴姆勒出售欧曼二工厂资产增值导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达11.56亿元,2012年度损益的政府补助(企业扶持资金、企业发展奖励资金、研发资金及其他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为3.39亿元,为公司使用客户关系、商标等向福田戴姆勒公司出资,资产评估增值所产生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1.02亿元。

 

  报告显示,由于公司市场广告投入增加以及商务促销力度增加,产生销售费用22.52亿元,同比增加46.85%;由于公司工资薪金有所增长、投入研发支出增加,公司管理费用达24.03亿元,同比增加39.31%;借款规模的增加,使2012年的财务费用达2.49亿元,同比增加43.66%。

 

  2012年,福田汽车的研发支出合计为16.80亿元,同比增加79.63%,占净资产和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18%和4.10%。

 

  出口业务方面,福田公司在去年明显有所提升,全年出口产品4.43万辆,同比增长21.95%。

 

  福田汽车预计,2013年原材料市场不容乐观,人工成本将有所提高,随着公司战略布局的新工厂逐渐落成,存在部分工厂产能不能完全利用的情况,成本较往年或略有增长。

 

  基于2012年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结合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商用车市场、原材料市场和国家政策等的综合研判,福田汽车计划2013年确保实现销量55万辆、销售收入322亿元。

 

  报告特别提到,2012年福田康明斯开创了自2008年批量投产以来首度扭亏为盈的新局面:实现销量7.5万余台,同比增长47.4%。其中,出口5.2万台,占总销量的68.95%。随着国内、国际排放标准的愈加严格,福田康明斯的技术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释放,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东风汽车2012年业绩大幅下滑

 

  近日,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披露了其2012年年度报告。受商用车市场低迷、新品推出不及时和中日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2012年东风汽车的经营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中利润下滑最为明显。对于2013年,公司年度报告对销量的预测也偏谨慎态度。

 

  2012年销量计划未完成,净利润下滑94.82%

 

  东风汽车2012年年报显示,2012年公司共销售汽车26.32万辆,同比下降17.5%;销售发动机16.22万台,同比下降28.0%;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77.0亿元,同比下滑17.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3.42万元,同比下滑了94.82%;基本每股收益为0.0109元;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资产也出现缩水,为59.78亿元,同比下滑0.47%。

 

  而在2012年上半年东风汽车审议通过的当年经营计划为汽车销量32.98万辆,发动机销量24.98台,实际销量均未完成计划。

 

  报告分析,2012年东风汽车销量下滑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

 

  一是市场持续低迷。2012年轻卡市场同比下滑2.0%,考虑轻卡市场中皮卡及出口仍保持增长,国内轻卡(不含皮卡)市场降幅超过5%。二是作为2012年实现增量的新产品上市延迟。新品微客CV03及轻客御风年初计划在2012年4月上市销售,但两款新品至9月才开始实现销售,全年减少销量万余辆。三是受2012年7月以来“中日钓鱼岛事件”的影响,公司旗下郑州日产产品销售受到较大冲击,销量比计划减少2万辆。

 

  2012年主要受中重型车用和工程机械市场大幅下滑影响,东风汽车的发动机销量同比下滑。年报数据显示,在发动机主要应用市场中,2012年在中重卡市场同比下滑21%,在工程机械市场同比下滑20%。

 

  分产品类别来看,东风汽车仅有客车及底盘的销量同比出现增长,增幅为12%,其它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其中,轻型车、SUV和发动机的销量同比降幅分别为24.1%、36.9%和28.0%。

 

  不过,受益于皮卡和发动机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整体的毛利率同比增加了0.0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东风汽车2012年的管理费用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35.45%。报告称,管理费用的变动主要是由于2012年公司本部研发院、郑州日产研发支出增加。更具报告,2012年东风汽车研发支出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5.69%,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2%。

 

  继续提升商品力、制造力和营销力

 

  年报分析,对于汽车消费,行业政策环境整体偏中性,但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将对汽车消费形成制约。对轿车消费提供支撑的是通胀环境,且较为确定的时间段是2013年一季度。

 

  总体而言,报告认为,2013年的宏观环境并不支持汽车消费。在中性情景下,东风汽车预计2013年整体汽车市场销量增速为8%左右。

 

  报告拟定了2013年东风汽车关键业绩指标的计划,其中,汽车销量计划达29.4万辆,发动机销量计划达18.34万辆,经营收入计划达209.37亿元。报告预计,2013年郑州日产汽车销量仍可能受到中日关系的影响。

 

  2013年,东风汽车将继续围绕商品力、制造力及营销力提升和改善方面开展工作。

 

  在商品力提升方面,2013年,公司2013款多利卡、福瑞卡将投放市场,CV03窄体车、御风客运、物流版也将先后投放市场,新产品的导入将持续保持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针对2013年7月1日的国四法规实施,公司全系列车型积极应对,全力满足终端市场销售需求。

 

  行业不景气中国重汽2012年营收、利润双下滑

 

  中国重汽近日发布了公司2012年年报。2012年,中国重汽实现营业收入193.70亿元,同比下降25.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7.33万元,同比下降87.17%;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

 

  面对去年严峻的商用车市场形势,中国重汽仍实现全年累计销售汽车7.47万辆,同比下降25.78%。报告分析,虽然公司销售总量下滑,但从市场占有率以及产品表现来看,公司继续保持重卡企业前列,自卸车、搅拌车等工程用车继续保持绝对优势,天然气车和矿用车销量稳步攀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12年,由于研发费用的增加,中国重汽的管理费用达5.08亿元,同比增加32.75%。中国重汽去年的技术研发费为1.74亿元,该项费用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13%,占营业收入的0.90%。而研发费用的上升主要是济南港信开发盘式制动器而发生的研发支出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中国重汽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90.47亿元,低于上年25.79%。而2012年中国重汽的营业外收入达1.57亿元,同比增加964.08%;报告分析,这主要是由于递延收益的政府补贴转入所致。

 

  报告指出,从重卡行业来看,2013年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一方面前几年各企业纷纷扩大产能,造成整个行业的极度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受企业间激烈竞争影响,行业效益在下滑。同时伴随着国家法规的逐步完善,特别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条例、道路安全条例的实施,必将给商用车行业带来新的考验。

 

  根据中国重汽的规划,2013年将确保公司产销汽车超过8.1万辆,销售收入达210亿元。为此,中国重汽将从继续抓好质量效益提升工作、持续巩固提升产品结构调整成果、继续坚持网络优先方针、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继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

分享到:
上一篇:定义高速物流商用车新高度 下一篇:国内首台13升LNG下线 联合卡车K金版再添企业实力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