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国家级开发区的奋斗目标,在产业规划、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4个方面发力,加快构建具有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去年,该区完成业务总收入1420亿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和23%,跨入国家级产业园区百强行列。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是引领。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围绕发展需求和科学预判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精细化工、信息(电子)技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房地产及城市综合体等十大产业,作为构建开发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抓手,并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每个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和关键措施。
龙头企业是带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十大产业,实施百亿级龙头骨干企业培植工程、企业战略提升工程、技改创新工程和市场营销品牌工程“四大工程”,重点培强做大22家列入市级骨干企业名册的行业龙头。2014年,这22家骨干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亿元。同时,围绕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山东临工通过实施“黄金供应链”战略,形成了从整机制造到主要零部件地域化生产、工业物流智能化配送的较为完整的工程机械产业体系。2014年,在工程机械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该区60余家为工程机械整机制造企业提供服务的配套企业实现产值300多亿元。
做强做大产业,需要以园区为支撑。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应十大产业确定了十个核心承载园区,设立刚性约束指标,引导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层次偏低的产业逐步转移,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腾出发展空间。创新园区管理服务模式,成立园区管委会,对上主动对接市产业推进办,积极拜访相关行业协会、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梳理有价值信息,建立产业信息库。对入园项目,由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进行包扶,园区管委会相关人员跟踪服务。
项目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牛鼻子”。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内外并举,加快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一方面,激发内力,实施分类培植。积极鼓励本地企业自身膨胀、裂变,重点抓好22家骨干企业的40个技改扩建项目,2014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56亿元,技改全部完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20亿元。另一方面,广借外力,实施产业招商。围绕现有产业链条的缺失环节,紧抓“微笑曲线”两端,建立了“领导牵头、部门负责、规划专业、考核科学”的招商责任机制,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招商平台支撑体系。在引进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广、科技含量高、拉动作用强的旗舰型项目的同时,开发区通过大力引进各领域的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带来一批资金和项目,实现“引智”和“引资”的双赢。目前,区内80%的规模以上企业都至少与1家科研院所或1名知名专家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