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物流业发展情况,2014年,苏锡常三市物流市场在调整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物流总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苏州市预计完成全社会货运量1.3亿吨
苏州市受工业产值增速持续减小,消费结构加快调整影响,物流市场在调整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全市完成全社会货运量1.3亿吨(新口径),同比增长11%左右;全社会货运周转量203亿吨公里,增长12%。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47600亿元,增长1%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近2000亿元,增长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苏州市港口物流逆势奋进,集装箱业务增长迅速。全年预计,苏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运量分别可达4.8亿吨、445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9%、30%。其中太仓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运量分别完成1.7亿吨、330万标准箱,约分别增长30%、35%;张家港港区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3%,集装箱运量增长18%;常熟港区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1%,集装箱运量增长2%。
此外,以公路运输、城乡共同配送为依托,苏州物流企业集聚发展势头看好,经济效益同步提升;业务创新稳步推进,“苏满欧”班列开始常态化运行,发展潜力总体看好;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竣工投产。受上海自贸区政策“虹吸”效应以及内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影响,全市保税物流业务下滑明显。
无锡市2014年货运总量持续增长
截止2014年11月,无锡全市货物运输总量13549万吨,增长6.4%,其中公路运输11133万吨,增长5.9%;港口吞吐量19064万吨,减0.3%,集装箱吞吐量50.56万TEU,减55.2%;航空货邮吞吐量8.77万吨,增10.7%。
全市现拥有物流专业货运场站37个,仓储面积2500多万平方米;19家各类物流园区,占地面积3000多万平方米,100亩以上的交通物流基地拥有6个,集聚效应初步体现。当前无锡物流业已经进入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阶段,初步形成了以公路货运为主体,水路货运为特色,铁路货运为补充,航空物流为新增长点的布局合理、衔接有序、能力充分的交通物流业发展格局。
从主要指标看,一是全社会货运需求稳中有升,货运总量持续增长。二是航空高端运输呈加速发展态势,苏南国际机场的货运功能逐渐体现。从项目建设看,呈现投资热情高、投入大特点。
常州市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超18067亿元
2014年,常州市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超18067亿元(估算)。同比增长13%以上,社会物流总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从构成情况看,全市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比超过70%,主要以工业物流为主,而农产品物流所占份额较小。
2014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约预计达347亿元(估算),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5.7%,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约为7.3%。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近年来都呈上升趋势,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则略有下降。
2014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745亿元(估算),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约为15.5%。201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5.6%,比2013年下降0.1个百分点。从2008-2014年6年数据来看,常州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从16.23%降到15.5%,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高。
2014年列入常州市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中,现代物流类23个,预计全年完成投资42.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