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装备技术
中国新能源车补贴退坡 倒逼技术突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5-12-25 浏览数: 标签: 新能源车 技术 四川物流

  根据工信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56万辆,远超过上一年3.7万辆的年销量。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我国将超越美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一方面上汽、北汽、江淮、比亚迪、众泰等自主品牌抢先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另一方面,我国却仍没有出现像特斯拉、日产聆风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中国新能源市场大幅扩容的背后是对政府补贴的高度依赖,“政策市”表面红火之下,隐含着打开私人市场的难题,而电池等关键技术难题仍待突破。

 

  在补贴退坡机制下,如何真正赋予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实力?上汽集团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王晓秋表示,新能源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到2025年,新能源车将成为汽车动力的主流。

 

中国成新能源车最大市场 补贴退坡倒逼技术突破

 

  红火的“政策市”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今年前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实现213%的增长,其中纯电动车增长183%至8.5万辆,插电式混动汽车增长275%至5.4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荣威e550前11月销量累计达到9100辆,同比增长474%。

 

  超高速的增长令汽车企业信心倍增。“现在荣威e550是造一辆卖一辆。”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说道,“荣威e550现在的市场表现是超过我们当时预期的,所以预备的产能出现了不足。”

 

  有别于传统汽车市场中自主品牌在销量上的不利地位,在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比亚迪、北汽、上汽、江淮、众泰等自主品牌走在了前列。根据乘联会的统计,前1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3万辆,北汽新能源销量累计达到1.6万辆,上汽也达到近万辆。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自主品牌销量优势的实现,以及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政策。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限购城市的销量占据了大部分,这些地区给予新能源汽车在限购、限行等政策上的优惠,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

 

  另一方面,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高额补贴也刺激了销量。据了解,今年主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都能享受合计12万元的补贴。

 

  然而,根据四部委发布的《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明年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贴额度都将有所退坡,且里程标准提高;仅有燃料电池乘用车补贴增加。这一退坡模式在未来几年还将延续。

 

  “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广,在限购和限行政策上没有优惠,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还不够强。”崔东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实际使用要求。

 

  寻找技术支点

 

  对新能源车信心不足的不只是消费者,实际上,对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车企也画了一个问号。

 

  “现在动力电池的发展远没有达到最终的状态。”王晓秋表示,这大大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此外,“充电的方便性也是很大的问题,再有就是成本高。”

 

  然而,在王晓秋看来,这几个问题都将在未来得到解决。“动力电池现在发展很迅速,几年后就会有技术路径上的共识。”王晓秋预言,“到2025年,新能源车将成为汽车动力的主流。”

 

  为此,上汽乘用车将技术作为最重要的层面。据王晓秋介绍,上汽目前已经自主掌握了“大三电”和“小三电”技术,核心技术能力足够支撑新能源产品的开发。此外,上汽乘用车在电池等方面已经获得了多项国际专利。

 

  “我们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方面,已经做到了全球领先。”王晓秋介绍说,“我们希望依托前瞻设计、领先的核心技术、高品质的产品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打造上汽自主品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前11月,相比整个乘用车市场1868万辆的容量,11.56万辆新能源汽车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小,从消费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还远不足 以抗衡传统燃油车。因此,在现阶段盲目抢占市场而忽略技术研发的做法是短视的,而注重核心技术能力提升的企业,更可能在这场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的“长途赛跑”中领先。

 

  全产品线布局受重视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在11.56万辆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中,有5.2万辆是A00级轿车,另有2.5万辆是A0级轿车,A级以下产品占比为66%。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以小型车和紧凑型车为主。”崔东树说道,这些产品由于价格较低,更容易在补贴后获得竞争优势,此外,也更适用于一线城市“家庭第二辆车”的选择,因此在销售上更容易成功。

 

  但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后,全产品线布局将是汽车企业绕不过去的一道槛。

 

  在上月的广州车展上,上汽发布了B级新能源轿车荣威e950,希望走出一条更加重视产品力而非销量的道路。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上汽会陆续投放6款新能源产品。”上汽乘用车总经理王晓秋介绍说,上汽乘用车希望逐步覆盖10万~25万元区间新能源汽车的全部主流细分市场,并借此提升竞争力。

 

  实际上,在今年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上汽的畅销车型显得相对“另类”,观察发现,与比亚迪、北汽、江淮的拳头产品多为小型或紧凑型轿车不同,荣威e550实际上是一款A 级别轿车。

 

  “这不是产品多少的问题,我们希望每一款产品本身具备很强的竞争力。”王晓秋表示,随着政府对新能源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将逐步回归到产品力本身,在这样的情况下,技术的积累应该优先于市场推广。

 

  朱军表示,今年上汽乘用车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计会达到1.3万辆,在产能提高的基础上,明年目标是实现100%的增长至2.6万辆。这一目标提出的背后,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强劲增长的预判,也是上汽乘用车对自身技术和产品储备的信心。

分享到:
上一篇:无人机快递经济上行得通 或先偏远地区展开 下一篇:物流自动化进程不断加快 机器人技术功不可没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