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潮州新区发展总体规划》日前出炉,一张精心绘制的潮州新区规划建设蓝图即将展开。面对新区未来的发展,潮州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潮州市发改局局长张传胜信心十足。近日,张传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新区规划建设,对潮州培育新经济增长极,实现跨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新区建设有利于中心城区提质扩容
记者:我们为什么要规划建设潮州新区?
张传胜:今年3月,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粤东调研时,要求我们依托重大发展平台,加快潮州发展,打造“潮汕平原城市群”。近期,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粤东西北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区的规划建设,实现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增强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随着省相关政策的出台,粤东西北地区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期。
目前,潮州城市发展只局限于韩江西片,东西两岸发展极不平衡,市区辐射功能正在逐渐减弱,城市产业承载力和聚集功能持续弱化。韩江东岸意溪、磷溪、官塘、铁铺等镇虽有土地,但受跨江交通及基础设施制约,有待进一步开发,同时,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大项目落地建设仍较少,港口运输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潮州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临江滨海总体布局,打造全省最大的产业转移、对外开放、最具吸引力的新区,形成新的增长极适逢其时,这将有利于潮州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是潮州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打造“两城两园两区”总体发展格局
记者:潮州新区的发展思路是什么?新区“新”在哪里?
张传胜:一方面是规划建设的“新”。潮州新区的规划建设,要考虑“港城联动”模式,充分利用潮州“依山临江滨海”的山水自然优势,引导新区组团集聚、绿色隔离、网络发展,形成主导产业突出、环境各具特色、功能紧密关联的“两城两园两区”总体发展格局。
其中,“两城”是指韩东新城和滨海新城。韩东新城位于老城区以东,包括意溪、桥东和磷溪等镇(街),集聚传统潮州文化精华,重点发展高端商务、总部经济、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和高品质居住等功能;滨海新城位于饶平县城以南,包括钱东镇、洲镇及黄冈镇国道324复线以南地区,与潮州港临港产业园互动,重点发展综合服务、旅游度假、体育休闲和教学科研等功能。
“两园”是径南产业转移工业园、潮州港临港产业园。“两区”分别是指依托红山森林公园的红山生态旅游区、通过整合开发海山岛自然资源和澄饶联围万亩滩涂而打造的海山滨海旅游区。通过这些规划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中心城区向东拓展,以潮州港临港产业创新驱动,与潮州“十二五”规划的城市发展主轴相契合,推动潮州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另一方面,规划建设潮州新区是省进一步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省委省政府将在税收、用地、用海等方面给予新区一定的政策支持,另外,市也将出台相关措施鼓励新区发展。
记者:13个镇(街)的选择有何具体考虑?
张传胜:首先,这13个镇(街)区位优势明显。潮州新区是广东的“东大门”,居粤、闽、赣、台的自然地理中心,对内可成为赣南、闽西以及粤东北地区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对外可成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吸引台资的便利之地。其次,新区民营经济发达、陶瓷、食品、服装、电子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临港产业具有一定基础。
潮州新区还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拥有“山、江、田、海”为一体的明显生态特色,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港口条件良好。相对于潮汕其他地区,潮州新区开发密度相对较低,拥有可大规模开发的平原和滩涂地,开发潜力巨大。
核心区拟设在韩东新城
记者:近期潮州新区建设工作有哪些进展?
张传胜:潮州市结合“城市东扩”战略,准备将新区的核心区设置在韩东新城,主要包括意溪镇、桥东街道、磷溪镇三大组团,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与老城区共同组成新的潮州中心城区,形成韩江“一江两岸”的城市核心圈。同时,规划将核心区内的金山大桥片区、潮州大桥片区作为起步区。
潮州新区的发展有赖于重大项目的支撑,特别是起步阶段亟需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配套项目的建设。目前,我们正着手在起步区开展相关筹备工作,重点加快潮州恒大城建设,形成一个可容纳5至6万人口的居住区;开工建设东西溪大桥、潮州大桥,加快河内湖涝区整治工程建设,促进潮州东大道早日开工。此外,潮州正加快推进中心医院易地新建、韩江东岸片区旧城改造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省道S231沿线两侧土地的规划控制等。相信通过起步区内总投资约200多亿元的项目建设投入,一定能为潮州新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