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近日报道:新疆石河子客运中心。售票厅、候车厅里人流涌动,提着行李、抱着小孩的旅客,或行色匆匆,或悠然自得。交谈声、问询声、广播声、检票机发出的“滴滴”声交织在一起。这一天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也是2014年春运的第11天。记者来到这里,感受春运一线的忙碌与紧张。
吴敏:练就“火眼金睛”
2014年52岁的吴敏是石河子客运中心安检员,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坐在安检仪前,双眼紧盯着面前的屏幕,藏蓝色的制服上,KY0074号的号牌闪闪发亮。
距离安检仪不远处,是正在吞吐着行李的安检机。随着安检机的运转,吴敏眼前的屏幕上,闪过每一样物品的影像。见过这个过程的人都知道,此时屏幕上的物品就像X光片上的物体,有些只能看出轮廓,有些则干脆显示为一片黄黄绿绿的色彩,一般人难以分辨,而吴敏却能轻松地看出这些黄黄绿绿背后的“门道”。
15时20分,屏幕上出现一大块黄色,四周隐约能看出一个提包的轮廓。“这是一个包吗?”记者猜测。“你看得很准,这包里应该装着衣服或纺织品。”他又指着图像边缘那些黑色的线条说,你看,“ 这是衣服上的金属拉链。”
他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糕点类的食品或衣服显示为黄色,而金属、皮革、玉石等显示为绿色。“如果是大块的石头,则显示为黑色。”吴敏说。
一会儿,屏幕上出现很多椭圆状的黄色小点,记者猜测,这是饼干一类的点心,吴敏笑了笑,我看这些是巴旦木。”“ 他肯定地说。
吴敏告诉记者,目前每天从他眼前过去的行李大概在3000件左右,等到了春节前后客流高峰期,他每天要检查5000到8000件行李。
在椅子上坐久了,吴敏偶尔会站起身来。他喝了口茶,又接着坐下。“我和另一位女同事搭班,每过一小时两人轮换一次,要不太疲劳了,怕出问题。”“我在客运上干了20年,干安检也有十几年了。说实话,有时觉得挺枯燥的。但安检是客运的第一个关口,大家出门,谁不想平平安安的?所以我得干好。”吴敏说。
范静:给旅客微笑也给自己信心
16时10分,在客运中心总服务台,47岁的范静正忙着拖地。“这会儿有点空当,我要赶紧拖一下。只要我当班,这里要随时保持干净。”她笑着说,“可能我有点洁癖,见到哪儿脏了,心里就会特别难受。”
范静画着淡妆,棕色的短发显得时尚又干练,说起话来快言快语,干起活来也轻快麻利。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范静说,每天要面对成百上千的旅客,给旅客微笑也是给自己信心。
旅客投诉、小件寄存、退票改票、失物招领。范静的工作,说起来简单,干起来却不容易。
“请问下午六点有去133团的车吗?”一位旅客问。“六点有一趟,但好像是被包车了,我再帮您问一下。”她刚拿起电话,只见一个穿红色棉衣的女孩急急忙忙跑进来。“我的车要开了,你快点帮我取行李,就那个,棕色皮箱,快一点。”范静拿过小票,正在核对信息,女孩已经急不可耐:“你不能快一点吗?怎么那么慢!”语气里满是埋怨。
核对完毕,递过皮箱,范静不忘叮嘱一句:“别着急,您走好。”当记者询问,遇到这样态度不好的旅客会不会心里恼火,她笑笑说:“这很正常,旅客出门在外都不容易。窗口行业嘛,应该展示最好的服务。”
“范姐,我这还差一个人,麻烦帮我招呼一下,我再检查一下车况。”一位司机敲敲后窗。
“还有去149团的吗?请上车买票了。”范静走出服务台,脸上依旧是招牌式的微笑。
伊笑宁:梦里都在数钱、找钱
16时30分,在售票大厅一号窗口处,24岁的售票员伊笑宁面前的队已经排了五六米。“您好,请问您到哪里?”“到148团是吗?两张票吗?请把身份证给我。”“最近的是四点十五分的。每张14元,收您28元。”“这是您的票,发车时间和车号在车票下方,请您核对。”说着话收好钱款,伊笑宁只用了20秒时间。
石河子客运中心是石河子市主要客运集散地,线路很多。下野地、莫索湾垦区的十几个农牧团场全部在此发车。此外,还包括石河子至库尔勒、阿勒泰、塔城、伊宁、福海、霍城等市(县)十多条南北疆线路。每天发120个车次,发送客流量2500人以上,目前开设3个售票窗口。这意味着,伊笑宁每天要对七八百人重复以上的话语。
“您好,您去阿勒泰是吗?两人含保险,一共294元。”18时30分,伊笑宁在等待旅客付车票钱的空当,快速端起杯子,喝了口水。记者注意到,她座椅下方的暖水瓶已经空了。
19时30分,距离下班还有半小时。此时的售票大厅里,旅客已经很少。伊笑宁终于有空和记者聊几句。“从下午两点上班开始,我喝了一壶半水,只上了两次卫生间。很厉害吧?”这个可爱的女孩调皮地说。
她告诉记者,因为上厕所要耽误售票,所以他们尽量控制自己。为了保证工作效率,这里的每位售票员都要练就这样的“功夫”。“每天下班时都觉得嗓子要冒烟了,回到家里再不想多说一句话。”连续工作了五六个小时,此时伊笑宁的声音已有些沙哑。
“今日卖出864张票,售票金额15871元。”20时整,伊笑宁的电脑里这样显示着。最“近压力有点大,希望今晚的梦里,我别再继续数钱、找钱了。”伊笑宁打趣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