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物流中心
有力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14-03-12 浏览数:

  全国“两会”上,天津滨海新区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工作一直是众多媒体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副市长、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对新区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进展情况等进行了阐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滨海新区在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方面已经开展了深入的调研与谋划,并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制定了当前需重点推进的工作措施。

 

  滨海新区堪当重任

 

  2013年12月,李克强总理到天津考察工作时表示,天津具备探索促进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的条件,可以利用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基础优势,在融资租赁等特色金融创新,以及建设服务内陆腹地的大物流体系等方面先行探索,率先在北方区域推动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探索促进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新区责无旁贷,也堪当重任。

 

  滨海新区作为我国北方开发开放的前沿,不仅是天津发展的龙头,也肩负着带动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实现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既是天津成为北方经济中心,也是天津带动内陆地区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开放的重要手段。打造我国北方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领军者”,新区责无旁贷。

 

  同时,就自身来讲,滨海新区完全具备探索促进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的条件。

 

  首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15个领域60项具体改革任务,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等等。这些重大改革命题,既需要一些有基础有条件、改革创新氛围浓厚的区域先行先试,又需要找到恰当的改革切入点。滨海新区符合前一个条件,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便成为恰当的切入点。其次,实现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必须要率先在投资管理制度、金融体系创新、行政法制保障、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方式与手段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普遍规律和国际通行做法的新体系、新模式。新区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体制探索,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项举措强力推进

 

  据了解,滨海新区已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于近期成立了推动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工作领导小组,一方面对于改革创新的有关政策与实施步骤加强研究,另一方面强化对于各项改革的推动与落实工作。

 

  当前,新区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是各项改革的重中之重,目标就是要率先建立适应国际化、市场化要求和投资贸易便利化需要的行政服务体系。新区将成立行政审批局和综合执法局,大幅减少、取消审批事项,加快推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率先实现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形成一流的行政管理效能。

 

  二是推动贸易转型。利用建设国际航运物流中心的重大契机和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综合优势,新区将力争在大宗商品交易、期货保税交割、跨境电子商务、国际服务贸易等领域实现突破,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平衡发展,打造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三是探索创新投资管理模式。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对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开放领域,对于外商投资率先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同时,新区将加快构建对外投资合作政策体系,为国家“走出去”战略做好服务。

 

  四是加快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包括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滨海新区将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创造条件在这些领域先行先试。同时,将结合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特色,重点发展融资租赁、保理、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金融业务,努力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探索成功经验。

 

  五是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新区将加快服务中西部腹地的物流大通道建设,完善以天津为出海口的内陆保税物流网络;另一方面,将努力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将启运港退税、意愿结汇、融资租赁等创新政策向内陆腹地延伸,从而实现物流体系与政策体系对内陆腹地的双覆盖,形成扩大开放的叠加效应。

 

  六是推动“一线放开”实现通关便利化。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制度创新,在监管区内重点发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国际物流,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推动口岸部门的协同配合,降低企业国际贸易成本,力争在海关监管区形成“境内关外”的制度环境。同时,充分利用新区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国际结算、跨境支付、境外投融资等生产性服务业制度创新,全面提升服务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区域功能。

分享到:
上一篇:华南最大的航汽配送中心在珠海建成 下一篇:2013年金杯示范工程:南宁国际物流基地基础设施项目2号道路工程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