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近期重大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一波接一波,在该市的东南郊外,一个大型的水运港口也在快马加鞭的建设着,这就是合肥港二期工程。
探访:今年合肥港集装箱表现势头强劲
4月11日下午四点,记者来到位于繁华大道最东端的合肥港码头,港口一片繁忙景象,堆场上不同规格的集装箱整齐码放,码头所处的南淝河上停着不少船舶,机械正从岸边将装满货物的集装箱吊出,再平稳地移至船上,经过通达水路走向世界。
安徽省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李建良介绍,继去年合肥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0万标箱这一骄人成绩后,今年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近3.2万标箱,同比增长68.78%,全年指标完成率为26.58%。不过一季度并不是港口旺季,一般旺季在每年的7月至10月。
根据计划安排,今年合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13万标箱,到2015年二期工程部分完成后,集装箱吞吐量有望实现25万标箱,远期2020年更是有望实现60万标箱。正在施工中的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工程,第一阶段建设4个2000吨级兼顾3000吨级集装箱泊位,目前已建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二期工程的堆场不少区域已划分完成,运输车辆和大型机械都在繁忙施工中,今年下半年码头的堆场施工有望全面完成。“目前,包含码头桩基、靠船立柱等内容的码头平台主体已完成,堆场的土方施工也基本完成,管道施工完成一半。”市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目前从合肥港出发的货物已覆盖世界多数地区,集装箱外贸出口多为家电和汽车,约占所有出口货物八成,主要销往东南亚、北美、非洲和巴西等地。内贸主要集中在华南和东北一带,出口的多为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进口则以陶瓷等装修用的建材居多。
展望:合肥将真正成为江淮航运中心
记者了解到,合肥港2期第一阶段主体工程有望年内完工,工程全部完工后将助力合肥成为江淮航运中心。第二阶段工程将根据运营情况适时开建,全部建成后,将实现集装箱年吞吐量100万标箱、件杂货300万吨,合肥将真正成为江淮航运中心。
不过,长江、淮河无法连通一直是阻碍合肥成为江淮航运中心的最大障碍。
“江淮航运中心有一个条件,就是长江、淮河必须沟通,否则合肥港就不能成为航运中心,开挖江淮运河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什么时候开工还不好说。”合肥市港航局副局长黄保瑞表示,其实京杭大运河已经将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连接起来,但是在江苏省,江淮运河建成后其意义不亚于京杭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