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物流中心
浙江温岭:推动物流中心建设 将大网“编”得更密
来源:温岭日报 发布时间:2014-07-18 浏览数: 标签: 物流中心 温岭

  走出低小散和各自为战,联盟抱团转型

 

  物流业发展温岭突围

 

  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物流是连接实体经济的“血脉”,这几乎是物流行业的共识。

 

  温岭和浙江全省情况相似,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加工工业比较发达,长期以来,资源和商品大进大出,这其中,物流业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工业增加值还是消费零售总额,这几年,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在攀升,这使得温岭市物流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同比都有所增长。去年,温岭市货运量已达到5076万吨,货运周转量也有253.76亿吨公里。”市发改局三产办项目管理科科长陈韶敏说。

 

  但是,温岭市物流企业90%以上都是低、小、散、弱,一方面是各自为政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物流业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资源分散等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让物流业转型升级,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黄金链条”,成了这几年政府和企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推动物流中心建设,将大网“编”得更密

 

  7月8日下午3点,新时空物流负责人黄剑辉和往常一样,跟工人们一起忙着接收、装载货物。

 

  新时空物流于去年5月份入驻温岭国际物流中心,运行以来生意红火,每天至少有两个13.5米的大挂车约70吨的物流量。

 

  “这里每天大概有500多吨的物流量,且绝大多数为水泵,其次是注塑产品。”物流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物流园区内如今已入驻了30多家物流企业。

 

  占地107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的温岭国际物流中心位于G15甬台温高速大溪出口500米处,依托104国道、铁路、大溪海关监管场地,总投资达6亿元。

 

  现在,这里的产品展示中心里已有180多家企业入驻,而金融仓储中心更是吸收了公安、工商、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银行、保险、邮政、通信、网络等中介服务组织,为园区内中小企业和物流供应商提供仓单质押、开证监管等物流金融服务。此外,在这个物流中心里,还建立了物流配送中心、国际业务中心、车辆管理中心、零担专线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

 

  “不过这个物流中心最大的亮点则是信息整合。”该中心总经理金灵峰举例说,一家企业想发货,但是货物却不足一个集装箱时,通过这里的信息平台,可以找到“顺路”的企业,把货物合并运输。既避免了资源浪费,也降低了成本和车辆空载率。

 

  温岭国际物流中心每天可发布数千条货运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路运输行业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完整、不对称、车货互找、达成交易困难等“顽疾”,增强了交易速度和互信度,有效提升了物流资源使用率。

 

  温岭国际物流中心只是温岭市率先启动建设的物流园区,是温岭市“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之后温岭市还将相继启动东部物流中心、综合物流中心、城乡配送中心建设,同时在各镇(街道)设置一定规模的专业物流场站,将温岭市的物流“大网”“编”得更加密。

 

  “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温岭市‘十二五’计划中提出的重要一环,而建设大物流恰恰则是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抓手。”陈韶敏说,温岭市将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和区位优势,以公路交通枢纽、龙门港口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区域物流为主导,以城乡物流为重要补充,增强物流集散功能,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在积极引进境外现代物流企业的同时,大力扶持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增加投入,延伸供应链服务环节,形成与浙东南区域经济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转型之困

 

  虽然温岭市物流市场繁荣,但是传统的模式、无序的竞争、较高的成本。依然让温岭市不少物流企业颇为头痛。

 

  “温岭市物流主力仍是货运、联托运公司,数量多、层次低、规模小。”陈韶敏说,目前温岭市个体货运户达1万多家,道路营运货车12988辆,运力45929吨,但是在册的物流企业却只有337家,这其中还不乏小企业,真正集搬运、装卸、仓储于一体的发展规模较大的3A级企业更是仅有寥寥3家。不仅如此,温岭市物流从业工人大多缺乏专业知识,装运操作无法达到规范标准,而且大部分物流公司各自为战,缺乏统筹。这些原因,导致温岭市物流产业整体经营状况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像路桥、玉环等地的物流企业,很多都已经形成规模,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已经比较完善,比如卫星追踪、停车场建设等。而温岭市却依然按着传统方式在作业,设备简陋,管理混乱,甚至一个电话、一辆车就能成为一个物流公司。”浙江大运控股集团董事长、市物流协会会长叶宋清说,虽然温岭的各条线路都比较齐全,但是继续这样“低、小、散”经营下去,客户将会不断流失。“其实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因为成本低,温岭市大量货源已转向了路桥;又因为优惠政策,温岭市物流业不少税收都流向了玉环。”

 

  此外,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更是物流行业发展的一大弱项。“物流成本过高不仅仅是温岭的问题,而是全国物流业都面临的问题。”叶宋清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近年一直徘徊在18%左右,而在国外,这个比率只有8%。

 

  “燃油价格高位运行、劳动力成本高企,各地条块分割、乱收费、乱罚款等都加剧了物流成本。”安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文欣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工人的工资只需2000多元一个月,现在已经涨到了4500多元一个月,而物流运价和十几年前相比,不涨反跌,这让物流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也越来越难经营。”

 

  而没有土地资源在无形中又给物流企业增加了一重成本。“我们现在用于仓储的仓库大部分都是租的,租金从以前的每平方米8元左右涨到了现在的22元~25元。”林文欣说。“仓储能力不行,土地资源缺乏,想要建一个停车场都困难,我们这边有时候车子都开不进来。”康洋物流总经理金妙青也表示,这样的状况让他流失了不少客户。

 

  信息化实现共享,推动物流业抱团出击

 

  如何满足物流企业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降低物流成本,让传统物流向现代金融物流转变,成了温岭市物流行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面临的问题。

 

  显然,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看到并且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难题了。

 

  “今年是物流业协会换届的一年,借此机会,我们正准备成立一个物流联盟。”叶宋清说,“一方面可以避免企业各自为战的恶性竞争,规范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抱团与路桥、玉环等地的物流企业竞争。”

 

  “现在很多物流企业因为各走各的,即使货没有满车也要出发,既浪费资源,又提高了成本。如果建立联盟的话,在货源上就可以集中运输、统一管理,实现信息共享。”陈韶敏说,“我们还计划在每个镇(街道)建立物流站点,集中收货,这样一来,就不需要每个物流企业各自建立收货处了。”

 

  叶宋清还建议政府推进城乡配送的建设。“现在,很多外来产品在温岭市找代理商,但是因为没有城乡配送,他们得自己建仓库、买车子、找驾驶员。而这些若全部委托物流公司来运作,就会节省很多成本。”叶宋清说,现代物流业不仅仅是传统的货运业务。温岭市也要尽快成立自己的大型物流公司,“物流公司不仅污染少、创税高,还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而且统一的物流配送方式可以为企业降低近20%的物流成本,并能提高物流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温岭物流的服务项目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仓储、运输、搬运上,网络化、系统化、信息化服务则相对薄弱。”无论是陈韶敏还是叶宋清都认为温岭市应推动传统物流业实现信息化,“资源的共享,需要一个信息平台来支持。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每辆货车的位置在哪里,哪辆货车离哪个地方是最近的。实现货源和车源的紧密对接。”叶宋清说。

 

  记者了解到,为助推物流业发展,温岭市也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比如说,首次被评为5A、4A、3A级物流企业的,可分别补助50万元、30万元、10万元。我们还鼓励物流装备升级改造,每新增厢式或集装箱运力100吨位,可补助10万元,最高限额50万元。新购置单船1万吨以上的普通货船或单船3000吨以上的特种运输船舶(油船、化学品船、集装箱船),在温岭注册并办理税务登记的(不包括市内船舶转让),按每吨40元补助,最高单船补助不超过50万元等。”陈韶敏说。

分享到:
上一篇:泸州市领导调研泸州港古蔺港区赤水河枢纽物流中心项目 下一篇:陕西:李金柱副省长到西北现代医药物流中心调研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