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带”和桥头堡建设的国家战略云南机遇、物流产业规划出台的产业发展机遇,昆钢转型发展的升级机遇。与多重机遇主动对接,“泛亚物流中心”正在强势崛起。
依托公铁联运的交通枢纽优势,8月6日,位于昆明经开区王家营的“泛亚物流中心”正式开始运营。这个由昆钢投资建设,高起点、高规格、大手笔、大格局的现代物流中心,既是机遇融合的承载平台,又是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服务流汇聚的创富洼地。一个机遇空间,正在面向未来开放。
机遇共振“泛亚”因时而生
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云南从开放的“末端”归位于“前沿”。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云南再次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带一路”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地域辽阔,覆盖人口约44亿,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而云南正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从陆上可以沟通太平洋、印度洋,连接东南亚、南亚、西亚三大市场。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独特区位优势的云南,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是中国东盟“10+1”和泛珠三角“9+2”之间的连接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构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起点;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并可以通过中东连接欧洲、非洲,开拓西向贸易通道的省份。
放大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省委、省政府抓住机遇,迅速部署。省委书记秦光荣提出,云南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交汇的战略支点,要认真贯彻国家战略构想,依托区位优势,切实找准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努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好重要省份的作用。
云南乘势而上,完善内联外引的综合交通体系、深化对外对内交流合作、打造开放开发载体,扎实推进桥头堡建设,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云南铁路营运里程2619公里,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近2万公里,运营民用运输机场达12个,运输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国际大通道建设逐步加快,初步具备我国西向延伸至印度洋出海、向南陆路延伸至南太平洋的关键支撑条件。“八出省、四出境”铁路通道建设快速推进;“七出省、四出境”公路干线主骨架基本建成;“两出省、三出境”水运通道建设加紧推进;泸沽湖、澜沧、沧源机场加快建设,机场布局和航线网络进一步完善。
随着大通道的加快建设和口岸设施的不断完善,云南对外贸易规模逐年增加。2013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9%,高于全国15.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沿边省区第一位。
这一切,为云南的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独有偶。今年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这是新一届中央政府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的重大决策,也是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中国物流业重大利好消息。
把物流业发展问题提到国务院常务会议,足见高层领导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也说明物流业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全面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背景下,在产业政策的促动下,云南正在主体省份的大平台上找准定位,积极发挥西进排头兵的作用,身体力行促进西部与东南亚、南亚的物流、商贸联通。
如何抓住国家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如何在国家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重视运输服务、运输枢纽、运输衔接等运输政策的环境中,寻求物流业的突破与发展;如何抓住国家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型升级,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都汇集到了交通物流节点上来。
就像瞌睡碰到了枕头,“泛亚物流中心”的布局与一系列重大机遇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与深度的对接。按照定位,“泛亚物流中心”将以满足区域市场物流发展以及“桥头堡”建设需要为基本目标,积极参与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和国家桥头堡物流节点建设。以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战略口岸通道、多式联运节点为项目选址,规划建设物流基础设施;以战略资源获取、战略通道使用、战略节点建设为切入点,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物流企业联盟建设三个方面全面打造物流整体供应链,完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物流网络布局,构筑泛亚国际区域物流网络体系。成为保税物流、国际物流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的供应商,成为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中的国际化区域综合物流企业,到“十二五”末实现收入200亿元,成为云南现代物流业的龙头企业,释放巨大的潜力与活力。
转型升级,昆钢打造亮点
长期以来,昆钢的发展一直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昆钢将部分生产和研发要素与武钢进行战略重组,从而实现了提升生产能力、迅速更新技术装备、提升产品研发能力、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经营管理理念的战略目标。目前,昆钢的钢铁产能规模达到1000万吨,水泥产能规模达2000万吨,大宗物流总量超过8000万吨(全部物流量近1亿吨)。
与此同时,昆钢也在前瞻性地大力发展相关多元产业,努力实现钢铁制造向钢铁服务商的身份转型和产业升级。目前,昆钢的相关多元非钢产业,产值比重已经超过了钢铁主业,成为了昆钢应对产能过剩,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极。
在昆钢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中,现代物流业成为一个重头戏。
昆钢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桥头堡为基本出发点,围绕昆钢核心产业,以满足昆钢物流发展需要以及“桥头堡”建设需要为基本目标,积极参与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积极参与国家桥头堡物流节点建设,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昆钢非钢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打造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市场的产业链,构筑国际区域物流供应链体系。大力促进以钢铁为重点的上下游产业的企业集群形成,实现现代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的有机联动,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昆钢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定位是:钢铁物流、保税物流、国际物流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供应商。
昆钢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目标是:国家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中的国际物流企业的“领头羊”。
昆钢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空间布局是:
—1个内核:以中心城市昆明为物流总部基地。
—9个中核:以省内大理、玉溪、曲靖、红河等州市和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周边5省市为内地物流支撑网点,以河口、磨憨、瑞丽、腾冲等为边境国际物流重点网点。
—2个联动:与越南、老挝合作,形成钢铁生产制造与物流联动。
—4个中继点:以推进昆明-仰光、昆明-万象、昆明-曼谷、昆明-加尔各答四条经济走廊建设为基础规划,投资与境外合作方建设物流园区为中继点,面向南亚、中东、非洲、西亚和欧洲市场拓展战略支撑网点。
昆钢的现代物流业,特别是今后依托发展的国际大宗物流,不仅是满足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也着眼于中国物流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具有现实需求和发展物流业的货源保障基础条件;另外,昆钢立足于国家桥头堡建设的需要,积极研究制定发展现代物流战略,巩固提升传统钢铁产业,培育拓展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成为云南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构筑印度洋陆桥通道、发展国际物流的“领头羊”。
规模布局,洼地效应初显
依照这个思路,昆钢着力打造的“泛亚物流中心”项目区位优势明显。项目位于昆明主城和呈贡新城之间,呈黄快速、广福路延长线等城市主干道穿行而过;昆玉、昆石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省内辐射全国,贵昆、南昆、泛亚铁路三线交汇,接驳东南亚陆路大通道,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为昆钢发展物流业布下了一枚重要的棋子。
2009年6月6日,为响应昆明市建设现代新昆明的要求,结合昆钢自身的发展需要,昆钢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开区)在昆交会上签订了投资协议。由昆钢直接投资12个亿在昆明王家营建设一个以云南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大城市、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大型“云南现代钢铁物流港”。目的在于依托王家营公铁联运的区位优势、以钢材贸易为主,集中钢材资源信息、集中买卖信息,搭建交易信息平台、搭建货与车的物流交易平台,解决我省钢材市场、物流市场小、散、弱、乱、差的严重问题,大幅度地降低我省的物流成本。
“泛亚物流中心”项目,系国有独资、报件批文齐全、功能设施现代、依法合规的大型物流园区。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其中大型室内库房15万平方米、大型钢材加工厂房6万平方米)。目前投资已超过9个亿(项目投资12亿元),目前基础建设已全部完成,已具备大型现代物流园区的各项功能。一期已有300多户物流贸易企业正式入驻。全面运作后可为昆明市理顺钢材、物流市场,大力降低物流成本做出直接贡献。可带来直接税收超1亿,产值超百亿,可直接或间接带来上千人的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区域市场,并将成为昆钢下属云南泛亚物流集团的全省物流园区布局的指挥中心(目前已布局昆钢本部、玉溪、红河、大理、景洪、临沧、楚雄、曲靖、昭通、普洱、香格里拉、保山、德宏、文山、怒江等云南省所有州市和绝大部分县级城市)。
昆钢下属的云南泛亚物流集团是云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申报国家5A级综合物流企业资质的企业(物流主营业务收入已达15亿以上),2012年产值83亿,利润4千万。为打造王家营“泛亚物流中心”总部经济,昆钢下一步将把云南泛亚物流集团总部搬进王家营。并将昆钢的资源、武钢集团的资源,以及攀钢、湘钢、涟钢、水钢等各大钢厂的资源全部进入王家营园区。
随着各大钢厂资源进入,各民营钢厂资源也将进入王家营园区。近两千万吨钢材的交易额将达600-900亿,配套产生的物流交易额也将超过50亿。依托昆钢集团的实力和背景,真正地将王家营物流园区做强做大,实现财富洼地的规模效应。
“泛亚物流中心”项目是昆钢参与云南桥头堡建设的重点项目,是云南省“三个一百”的重点工程;是昆钢“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昆钢面对钢铁产能过剩,提升竞争力的着力点,是依托“桥头堡”战略及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努力建设成为立足昆明,面向全省,辐射全国,连接南亚、东南亚,东盟及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枢纽中心。
项目设计为一个基地、二大平台、多个中心。
一个基地:即西南最大的现代物流示范基地。
两个平台:即云南大型钢材现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云南大型陆港物流交易平台。通过引入智能信息系统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运作,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商品展、贸、销、流通同步商贸平台,将传统贸易升级为以商务、贸易、物流、信息、金融为核心的现代商贸,通过强大的比价比货比渠道搜索功能,实现采购与供应的相融无间。
多个中心:即钢材配送中心、物流金融服务中心、大型钢材加工中心、大型室内智能仓储中心、物流信息配送中心、商务服务中心等。园区占地1000亩。室内外库房,多功能区,商务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等配套功能齐全,可同时容纳多家钢厂及1000家钢贸企业和1000家物流企业入驻。项目志在构筑云南省最大的电子化、智能化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年成交量可望超3000万吨材。同时依托强大的物流量,引进上千家物流企业,构筑云南省大型陆路港物流运输交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