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海关总署组织召开的新批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会上,杭州保税物流中心(简称“B保”)作为经验单位做了专题介绍,反响热烈,互动不断。当天下午,15个保税区相关负责人就直奔空港,实地考察萧山的B保。
到目前,萧山的B保运行正好满3年时间。据统计,B保3年累计进出口货物1.7万余批次,货值突破30亿美元,通过保税政策累计为339家企业节省或减缓资金占用约8亿元。
增速走在全国保税区前列
据统计,2013年比2012年增长150%以上,2014年比2013年增长50%以上。截至今年10月底,B保进出口货值已经达到31亿美元。
这样的增长速度,放眼全国保税物流中心,亦是走在前列。尽管前期运作,存在着先天不足等诸多困难,萧山的B保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从最初的少数几家企业,到目前前往中心办理业务的企业超过300家。货物进出口从单一的日本,拓展到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入园产品也从最初的几种增加到纺织化纤、机械设备、红酒及电子产品等几大类型1000多个品种。
打破简单的保税模式
今年9月开始运作的杭州傲鹏物流有限公司,是向意大利配送高端厨具的企业。与其他许多在B保办理业务的企业不同,傲鹏不光是前来办理“即进即出”这样简单的保税业务,而是将仓库放到了保税中心,并进行简单的加工,然后再根据国外客户的需求,分批配送到目的地。
据介绍,企业以前将仓库建在目的地,国内的半成品运往国外,再在国外进行简单加工,这对于企业成本很大,无论租金还是用工成本都比国内要高出许多。而敖鹏将这些放到国内以后,则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成为萧山B保新推出的业务。
在全国保税物流中心,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办理的都是“即进即出”业务。其实,这项业务就是利用保税物流中心的“入中心退税”政策,以“先出口,再进口”的方式,解决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手续复杂、深加工增值部分不予退税等问题。这几乎占了全国保税物流中心95%以上的业务。此前,萧山也是如此。
然而,这种业务难免会落入“一日游”的口舌,也并非长久之计。随着税收制度、关税贸易壁垒等变化,都会影响B保的发展。今年以来,B保开始全面开展国际配送、国内分拨、简单加工以及转口贸易等业务,建立起采购、分拨和配送三大中心。这标志着该中心“即进即出”和简单仓储业务一统天下的旧格局已被打破。
目前,在多部门的努力下,保税中心已经形成了功能齐全、监管有力、通关方式快捷的监管模式。特别是“低风险快速放行”和“高风险货物重点审核和查验”,以及“分送集报”的报关模式,既提高了通关监管效能,也为企业带来了便捷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