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沙人的“大菜篮”,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的迁建一直备受关注。昨日,记者从长沙市商务局获悉,湖南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一期14栋单体建筑均已开工建设,力争8月底完成主体工程,9月底完成内部装修,11月试营业。届时,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有望整体搬迁到这里,成为长沙市三大迁建市场中第一个完成新建、搬迁的市场。
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鸟瞰图
占地1001亩、总投资20亿元的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中南第一、全国一流的绿色、安全、生态的农产品现代物流枢纽中心,湖南人的“菜篮子”将更加量丰、物美、价廉。
扩容升级,引进国际先进理念
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兼具服务型、低碳型、公益性等特点,是省市重点工程、“六个走在前列”的帮扶工程、三大市场迁建的引领工程。据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鹏介绍,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001亩,其中一期用地500亩、二期用地400亩、配套用地101亩。全部建成后,面积将比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大5倍,成为中南第一、全国一流的绿色、安全、生态的农产品现代物流枢纽中心。
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在规划设计、功能定位、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等方面遵循人性化、合理化、精细化原则,聘请专家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将参照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
在规划设计上,项目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先进理念的法国翰吉斯市场建设经验,将项目建设内容分为七大功能区:标准化农产品交易区、电子化交易大厅、现代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物流仓储、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公用配套设施。在功能定位上,实现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十一大功能,即集散功能、交易功能、冷链仓储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功能、结算功能、质检功能、溯源功能、展示功能、引导功能、资源低碳循环利用功能。
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引进全国专业的农产品市场管理品牌——“海吉星”,实现市场标准化经营管理。
高效、环保的新一代市场
在杨鹏的介绍中,“高效”和“环保”是新市场建设经营规划中两个重要的理念。“高效”体现在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创新上:积极引进全国联网式客户服务平台、信息发布平台,使用电子结算方式。这意味着在农产品买卖双方的交易中,可以不用现金,只要在交易大厅刷卡,就能完成交易,大大减少传统现金交易结算时间,高效完成交易。同时,这种电子结算方式配合市场内先进的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还实现了食品安全可追溯,使问题产品能被及时查出,确保市场里流通的农产品安全、放心。
新市场内的停车场面积达10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2000辆货车停放,并设置了单独的出口、入口。装卸月台和车尾高度平齐,货车卸货直接用叉车进行平移装卸,将大大提高卸货效率,从而加快产品流通,让市民买到的农产品更新鲜。
“环保”体现在新市场将污水循环利用处理、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等环保节能技术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应用于项目建设中。杨鹏介绍,“农产品市场在环境上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烂菜叶,我们会把这些烂菜叶统一收集起来,通过技术处理转化成有机肥。”此外,在旧市场里,货车卸货没有统一规划,通常是车尾对着车尾卸货,这会造成在卸货时蔬菜受到汽车尾气的二次污染。在新市场里则经过统一规划,货车卸货时车尾都对着大厅,用叉车卸货,避免蔬菜再次受到污染,实现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绿色、安全。
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农产品交易总量可达70亿公斤,日吞吐量达20000吨以上,是目前的4倍多。按现有物价水平计算,年交易额可达700亿元以上。“现在马王堆批发市场的蔬菜供应量是全国第三。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开业后,它的市场交易量也会跟着扩大,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全国第一。”杨鹏介绍,新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将彻底解决老市场脏、乱、差和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在稳定老市场商户搬迁的基础上,新市场还将引进一批国际农产品物流大亨。目前,新市场确定的招商对象中大型主营商户已达5000户。
而且,新市场将辐射带动农户50万户以上,带动这些农民年增收2万元以上,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并带动周边地区服务业、物流业等产业的崛起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