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湛江企业可以在家门口做全球的生意!我先表态签约进驻。”8月12日,在湛江保税物流中心 (B型)推介会上,市工商联主席林水栖兴奋地说,保税物流中心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湛江本土企业一定要把握机遇,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推介会由湛江港集团联合湛江海关、市商务局召开,全面推介保税物流中心的优惠政策和业务模式,吸引了70多家企业到会。
湛江保税物流中心 (B型)一期将于今年10月建成,在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四部委的封关验收后,将逐步发挥效益。目前,已有近10家企业有意进驻该中心,数十家企业表示具有较强的保税业务需求。
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后,将是本土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借助湛江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40万吨级散货码头和宝满集装箱码头等大型化码头的优势,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可享有税收、贸易管制、外汇管制等海关政策优势,拥有国际物流配送、 “一日游”、加工和增值服务、跨境电商、商品展示等业务功能,促进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粤西乃至北部湾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推进湛江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航运中心。
以湛江某纺织企业为例,它们均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棉花、出口棉纱,再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在国内销售,每年货物量约为1.3万吨。若经湛江设立保税物流中心运作,将比出口香港所节省的物流、仓储费用超过500万元。
“推介会的成功举行,说明湛江保税物流中心封关经营的日子临近,对湛江市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市商务局局长王小穗表示,在家门口设立保税物流中心是广大企业的共同希望,今天“梦想成真”并正式开始招商,期待更多企业抢抓机遇进驻,利用优惠政策,拓展进出口业务。
在湛江临港工业园区(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后方)内,记者看到,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钢结构仓库、综合办公楼及其余生产辅助设施全面启动建设,施工高峰期人数逾500人。项目用地面积41.2万平方米(约585亩),一期建设仓库区、堆场区、查验区和辅建区,达产年进出保税物流中心的物流量预计为475 万吨;二期预留仓储用地20万平方米。项目从设计招标到建成验收,不到一年时间,刷新了湛江项目建设速度。
长期以来,湛江经营公共保税业务的设施以干散货保税仓和保税油库为主,规模小且服务功能单一,远不能满足外向型企业的需要,造成湛江市企业舍近求远,通过广州、深圳等口岸进出口,流转时间长、物流成本高,严重制约湛江市加工贸易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获批,结束了湛江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唯一没有国家保税监管场所的历史。“该中心将彻底改变粤西地区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功能单一、区域物流和保税服务水平跟不上企业外贸发展需求的现状,为粤西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支撑。”湛江海关副关长蔡滨说。
【背景】
2007年,湛江市开始筹划设立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开展可行研究和选址;2009年,正式启动申报;2014年10月,海关总署等国家四部委批复同意设立湛江保税物流中心。湛江市委、市政府将项目建成并封关验收列入2015年《湛江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抓好的五项工作之一,成立建设协调小组推进建设。
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截至目前,全国共有46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