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物流中心
吉林:融入“一带一路”构筑东北亚重要物流枢纽
来源:吉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8-19 浏览数: 标签: 四川物流 一带一路 吉林物流枢纽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加快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新布局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2015年是“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实施的元年,在“一带一路”新格局、长吉图大战略和新一轮东北振兴的背景下,吉林省成立了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而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区作为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平台之一,被赋予了更加沉甸而神圣的使命。

 

  主动对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为吉林省物流业带来全新机遇

 

  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一带一路”战略终于在社会的持续关注下全面铺开。

 

  “一带一路”从思想到行动,风生水起。吉林省以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为载体,主动对接、积极融入,把二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领和推动加快开放发展。发展“一带一路”,离不开支撑区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正是吉林省积极打造的这样一个支撑区,国际物流大通道正是建设的重点。

 

  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作为长吉图区域腹地的核心支撑,具备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条件和契机。

 

  “一带一路”战略从海陆布局,沿线交通建设必然占尽先机,而随着沿线交通建设的推进,物流业发展将迎来新机遇。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积极服务国际国内物流发展,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当其时。

 

  打开地图不难发现,长吉图区域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被公认为是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具有加强与东北亚国际合作的有利条件。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西邻长春市区,东依吉林市区,是整个长吉图区域腹地的核心支撑。以往制约吉林省对外开放的最大瓶颈之一就是通道建设。东联西进,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向东要进一步畅通东北亚出海通道;向西打通经长春—阿尔山—乔巴山—俄罗斯至欧洲的战略通道。

 

  随着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启动建设,长吉图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实现与珲春区域的有效对接,通过珲春口岸与朝鲜罗津、清津、俄罗斯扎鲁比诺等港口的联接。打通图们江区域入海口,形成通江、通海国际大通道,不仅有利于促进东北亚各国的资源交流与合作,更有利于把长吉图区域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的新通道、新平台和新门户,使吉林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依托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可以打通向东、向西、向南三条国际对外开放通道,进一步提升长吉图区域的国际地位与作用。

 

  ——向东,以正在规划建设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为起点,与防川港、扎鲁比诺港和罗津港合作建设海陆一体的综合枢纽,整合东北亚五国、十市环日本海经济圈资源,打通通往北冰洋航线,连通北美、欧洲,为中国东北区域乃至东北亚图们江区域打造新的出海通道。

 

  ——向西,实施长吉图西进战略,打通阿尔山—乔巴山铁路,连通东北亚区域与蒙古、俄罗斯远东、中亚的陆路丝绸之路,构筑东北地区通向中亚、欧洲陆路新丝绸之路新起点。

 

  ——向南,依托哈大经济轴带,以东北亚物流集散中心为核心,辐射影响环渤海经济圈,连通上海、福州、广州南部海上丝绸之路。从而可以全面构建起东西贯通、南北纵横、衔接顺畅、高效一体的东北亚国际物流运输网络。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勾画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为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相信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区的建设会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转型升级 扩大开放对促进东北振兴具有战略性意义

 

  俯瞰东北亚全域,吉林省地处东北亚区域几何中心,与俄、朝两国接壤,13个国家级边境口岸可以辐射俄、朝、日、韩、蒙5国。从吉林省珲春沿图们江而下15公里即是日本海,是我国从海上至俄罗斯、朝鲜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欧的最近点,周边分布着俄、朝大小10个港口。而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处于吉林省长吉图先导区的核心位置,铁路、公路、航空交通基础设施便利,适宜建设内陆型国际物流园区。

 

  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区,不仅仅能够推动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物流产业高速增长,提升承接高附加值产业的配套能力,加速实现示范区经济结构优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完善物流网络、促进长吉图区域形成大市场和大流通的产业格局,让黑、吉、辽三省联系发展更紧密,促进长吉图区域优势产业的腾飞并促进长吉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辐射东北亚五国,对吉林省对外开放、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性意义。

 

  服务范围与辐射半径进一步扩大。通过借助长吉图区域发达的公路、铁路交通网络,向南经由京哈、沈大等铁路和公路通道,可以联结大连、营口、丹东、天津等国内主要港口;向西借助中蒙大通道建设,经白城、乌兰浩特直达中蒙、中俄边境口岸,从而打开吉林西部向西直达俄、蒙的开放格局;向东经过长吉图通道到达珲春口岸,与俄罗斯扎鲁比诺港以及朝鲜罗津两大国际港口连通,实现“借港出海”。

 

  “特别是铁路物流综合货场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物流产业集聚,最终实现与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功能互补。”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区负责人胡国军表示,通过实施“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公铁联运、无缝对接”的跨国物流、内贸外运的新模式,对提升长吉图区位优势、打通东北亚国际物流通道、实现跨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区的建设,将东北三省的物流产业有效的贯通起来,形成现代物流产业链,将使东北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振兴与发展。

 

  《长吉图规划纲要》指出,现代物流业需要依托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双向流动的现代物流网络。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区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区位优势。

 

  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核心区规划建立物流园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集装箱办理站的契机,培养物流龙头企业,发展规划物流产业,还有利于发展与物流相关的信息、管理、保险、金融等服务业;有利于招商引资,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长春市是国家“一带一路”规划中确定的“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园区的建设,对于提升长春市物流产业优势和档次,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将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区的建设,可以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对于优化整合长春市物流产业,提升长春市的总体经济实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区紧靠京哈铁路、哈大客运专线,以及102国道和京哈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运输通道,具备国际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条件,能够成为承接长春市主城区物流业战略转移的重要基地。

 

  物流枢纽 面向世界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新高地

 

  未来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区将实施物流先导、国际融合、多向开放战略,积极构建“东北亚、东三省、三小时经济圈”三个层次的物流通道,着力打造复合型、枢纽型,集跨境贸易、先进制造和高端服务业为一体的现代物流高地,形成吉林省对外开放的内陆港口和东北亚的重要物流枢纽。

 

  东北亚物流通道:通过陆海联运国际大通道,向东经过长吉图通道到达珲春口岸,与俄罗斯扎鲁比诺、朝鲜罗津、韩国釜山等多个国际口岸连通,实现“借港出海”。其中海路国际通道包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珲春至鹿特丹,共计航行10600海里、约36天航程)及北冰洋航线(从珲春至鹿特丹,共计航行7800海里、约27天航程),新开通的北冰洋航线比传统航线缩短2800海里,节省航行时间9天。另外打通陆路国际大通道,即与第一亚欧大陆桥相连,从珲春至鹿特丹,共计11537公里,将进一步降低国际大通道距离,是实现东北亚层面国际贸易往来的一大突破。

 

  东三省物流通道:借助长吉图区域发达的公路、铁路交通网络,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与辐射半径,形成两横两纵区域大通道。两横分别为:以长春为中心的中蒙大通道,即东经吉林—延吉—珲春口岸,与朝鲜罗津港相连,西经松原—白城—乌兰浩特—阿尔山,与蒙古乔巴山相连,全长1000公里;以及以长春为核心平台的中俄大通道,即从长春向西经松原—白城—呼伦贝尔,连接中俄大通道,经中俄大通道西连俄罗斯赤塔,东至俄罗斯扎鲁比诺港,全长1300公里;两纵分别为:以长春为中心,北连哈尔滨,南经四平—铁岭—沈阳—大连港,共同构筑哈大交通走廊,全长880公里;以及连接丹东港和珲春口岸的丹东—延吉交通走廊,全长610公里。

 

  三小时经济圈:分别指长春市域范围内连接起农安—德惠—九台—双阳的1小时经济圈,全长346公里;吉林省中部连接松原—扶余—榆树—吉林—磐石—辉南—梅河口—辽源—四平—双辽等城市的2小时经济圈,全长868公里;连接吉林省大部分城市及周边省份部分城市的3小时经济圈,全长1756公里。

 

  在物流园区的规划过程中,其选址和总体布局是影响物流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环节。长吉示范区高度重视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的选址与总体布局工作。

 

  “根据规划,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区北起长德新区、南临兴隆综合保税区、西接长东北核心区、东连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总占地面积约54平方公里。”胡国军告诉记者,物流园区借鉴自贸区综合体发展模式,聘请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做规划设计,规划建设两港、三中心、六园区。

 

  “两港”:东北亚国际陆港依托长春铁路综合货场,打造满足东北亚六国物资集散的内陆港;智慧公路港依托高速公路形成的货物枢纽,满足区域货物运输。

 

  “三中心”:东北亚国际商贸服务中心主要包含联检大楼、国际金融中心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中心,共同构筑具有国际商贸服务职能的主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研发中心主要包含东北亚国际物流研究中心、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服务基地等,为物流园区提供技术支撑;东北亚国际展销中心主要包括进口保税商品展示与交易、大宗商品交易、国际贸易、离岸贸易、转口贸易、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

 

  “六园区”:保税物流区包括保税仓储、出口集拼、进口分拨、国际中转等功能板块;专业物流区包括汽车物流、医药及医疗器械物流、家电物流等功能板块;装备物流区包括物流装备制造、生产物流、商务办公等功能板块;电商产业区包括跨境电商、传统电商等功能板块;先进制造区包括大健康、大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等功能板块;生活配套区包括居住社区、主题游乐园、雾海生态休闲等功能板块。

 

  铁路是建设“一带一路”上物流大动脉的必然选择。据悉,长春铁路综合货场是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区内的一期启动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总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铁路专用线从一间堡站接轨,其中走行线长7.1公里,疏解线长6.2公里,货场内设计18条1050线,可实现货物运输整列进出,货场主要包括铁路集装箱、铁路快运、铁路特货、综合货场4个功能区。建成后铁路运量(含到达和发送)近期为800万吨,远期约为1104万吨,将实现长春市“内客外货”的铁路运输格局,有效净化长春市区环境。

 

  目前,国家铁路总公司和吉林省政府已经完成了长春铁路综合货场可研批复,已经实现规模性开工,年内完成铁路疏解线、走行线路基和货场基础的建设任务;2016年完成六大园区主干道路基础,具备通车条件,同时按照时序启动重点功能区建设,全面拉开发展框架。

分享到:
上一篇:京东布局西南地区首个跨境电商基地 下一篇:日照临港现代物流园区明年启动一期建设
相关新闻:
  1. 1970-01-01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