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物流中心
三年行动寻突破 济南物流中心建设步履铿锵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01-11 浏览数: 标签: 物流中心 四川物流 济南

  一头连生产,一头连消费,物流是连接实体经济的“血脉”,济南“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其中物流中心建设至关重要。

 

  济南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工业和服务外包比较发达,长期以来,资源和产品大进大出,物流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工业增加值还是消费零售总额,这几年,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指标每年都在攀升。利用好济南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物流中心建设已是大势所趋。2014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73万亿元,年均增长8%。物流业增加值400亿元,年均增长7%,占全市GDP比重6.9%,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12.3%。”市经信委主任李会宝说。

 

  近日,在全市经济工作暨“四个中心”建设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发布济南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指标体系三年行动纲要和2016年目标任务:到2020年,济南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信息通畅、管理规范、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区域性物流信息交易中心、资金结算中心、总部集聚中心、货物集散中心,现代物流业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规模发展,成为济南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极。

 

20160111065017538.png

 

  优势孕育大机遇

 

  历史上济南自开商埠,开风气之先,从一个三流的商业城市一跃成为山东内陆第一大商贸中心。解放后,济南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重要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为济南的发展提供巨大优势。

 

  作为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济南地处山东腹地,北临京津冀,南联沪宁杭,东接半岛,西启黄河中上游,是山东半岛与华东、华北、华南和中西部地区联结的重要门户。作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和16个铁路路网枢纽、京沪高铁5大枢纽站之一,济客货运通达全省各市地和全国主要地区、省份和城市。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29个全国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以济南为中心形成辐射方圆500公里之内六省两直辖市34座大中城市的半日经济圈,区域人口2.5亿,占全国人口比重19.35%,商贸活动繁荣活跃,物流市场需求巨大。各类商业网点达3.9万个,其中大型商品交易市场265个,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964.4亿元。

 

  近年来,济南市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物流业集聚发展、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强物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明显改善。据李会宝介绍,“济南市是国家认定的首批中国软件名城和智慧城市试点,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云物移大智’产业快速发展,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成运行,信息技术在仓储管理、分拨调配、运输配送等各环节得到广泛应用,为提升物流技术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手笔绘制大蓝图

 

  自去年7月份,济南确定“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发展目标以来,由市经信委牵头开展物流中心建设工作。为制定物流中心建设指标体系三年行动纲要,市经信委组织相关人员,多次考察本地园区企业,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到成都、临沂等物流业发达地区学习寻找差距,科学制定物流业发展可行性报告。

 

  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制定出物流业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54万亿元,列全省第2位,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位次前移2位。物流业增加值达到641.3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至15.5%左右。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达到500家,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50家,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超过40家(其中国家5A级物流企业达到5家)。

 

  今后三年,济南市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济南市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创新物流模式为核心,以深化改革、项目建设和资源整合为抓手,加快推进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着力改善物流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新兴特色物流,培育壮大物流企业,全面提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物流业发展“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三年有突破”,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提供物流服务保障。

 

  据了解,在物流中心建设三年行动中,市委市政府将打破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部门多头管理问题,建立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高效的物流业管理体制,构建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并以创新理念带动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共同提高,实现产业联动、产城融合、区域协同发展,统筹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物流体系建设,有序、高效推进区域物流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与此同时,物流业主管部门将积极引导济南市物流企业建立健全物流标准体系,鼓励实施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实现物流作业各环节、各类物流设施设备以及物流信息衔接配套,并在其中加入绿色理念,构建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降低物流总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大交通助推大格局

 

  “物流中心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完善体系推动格局发展,让现有物流园区企业拥有用武之地才能全盘皆活。”市经信委交通物流处处长夏庆说,在物流园区建设中,实施产业融合与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产业规划做到有效衔接,将为物流业体系格局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依托重大交通枢纽,加快推进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济南市将重点建设桑梓店物流中心、空港国际物流中心、董家镇公铁货运中心三大枢纽型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崔寨物流基地、大桥路物流基地两大综合型物流园区,合理布局服务县域经济和重大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型物流园区,逐步完善“一横两纵三枢纽两基地多园区”的区域物流节点布局体系。

 

  据了解,在天桥区,依托桑梓店铁路货运站和北绕城高速公路节点,配置区域性陆路物流枢纽设施和物流信息交易中心,打造区域性公铁联运货物集疏运中心。目前,济南传化(泉胜)公路港建设正在进行,探索建立“互联网+物流”新模式。新材料交易中心即将竣工,打造区域性危险化学品指定存放和集中交易仓储中心。

 

  在历城区,依托济南遥墙机场和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配置区域性航空物流枢纽设施,打造区域性公空联运货物集疏运中心,临港经济开发区国际物流园内,依托普洛斯、巴夫洛、丰树等高端物流仓储设施,将引进培育高端外资物流企业集群。依托董家铁路货运站和东绕城高速公路节点,配置区域性陆路物流枢纽设施和集装箱堆场,区域性公铁联运物资转运中心相关规划近期将敲定。改造提升盖世物流园、零点物流港服务功能,建设零点物流大厦和盖世国际物流大厦,打造商贸物流总部基地、电商总部基地、中青年物流创业园与企业孵化基地和农产品冷链物流集聚区。

 

  在济阳县,崔寨物流基地将加快编制瀚迪物流园整体规划并组织实施,依托佳怡、奔腾、捷瑞、宇培、中通等物流骨干企业,积极承接主城区物流产业转移,打造物流北跨集聚区。

 

  此外,以物流园区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济南市将着力加强企业培育、招商引资和品牌提升工作,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推动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并加快创新物流业态和运营模式,大力发展城市配送、农村物流、快递物流、医药物流等特色物流,打造一批优势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特色物流产业集群。

 

  最终,济南市物流业将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主攻方向,加快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国际国内物流通道,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和技术装备现代化,不断提升物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大交通体系布局建设,将助推物流大格局形成,打破城市束缚,将物流中心的辐射网从华北推广到全国乃至全球。

 

  大项目引领大发展

 

  项目,是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源头活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培养本地企业和招大引强的双项机制,营造出重培养、招大商、快发展的生动局面。

 

  本地企业强实力,招商引资促发展。预计2016年,济南市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66.6亿元,增长8.1%。物流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0.1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64.2亿元,增长10%;税金达到23.6亿元,增长9%。

 

  为扩大辐射带动效应,下一步,济南市还将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经济圈内物流信息交换共享和智能配对,推进区域货物仓储、干线运输、落地配送等现代物流合作。建设济南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商品清单、订单、运单、支付单等数据信息交换共享,提升跨境进出口电商企业物流及通关一体化服务能力。继续培养完善济南传化(泉胜)公路港物流信息平台、盖世国际冷链及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九州通医药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等特色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

分享到:
上一篇:巴南签346亿“大单” 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年底建成 下一篇:上海拟立法推进航运中心建设 重航运软环境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