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货运场站
珠海港迈向吞吐能力超亿吨时代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01-10 浏览数: 标签: 珠海港 吞吐能力 超亿吨

  随着来自秦皇岛港满载5.7万吨煤炭的“新世纪198号”货轮顺利停泊在神华粤电珠海港码头并开始作业,华南最大煤炭储运基地—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一期工程全面进入试运行,珠海港也正式进入吞吐能力超亿吨时代。

 

  此外,由于该码头还是首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之一,它的发展还将肩负起优化国家能源储备结构、调节南北资源供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据了解,上述煤炭储运中心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45.68亿元,由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珠海港、广东粤电发能投资公司按40%、30%、30%的比例共同出资建设。作为珠海港2009年战略转型以来第一个参股投资的大型煤炭码头项目,该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珠海港在港口码头战略转型取得突破,港口物流主业框架已逐步成型。

 

  近年来,基于对珠三角港口布局、华南能源结构和需求的判断和认识,珠海港提出“差异化发展战略”,率先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干散货码头。并在2010年开始先后参股投资经营油气化学品码头及储运设施和建设华南最大的煤炭储运中心,并依托西江四大出海口齐聚珠海高栏港的出海通道优势,实施“西江战略”,积极向西江流域拓展腹地。如今,珠海港已全面介入港口码头投资领域,港口物流主业已基本成型。

 

  神华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的投产,带动的不仅是珠海港货物吞吐量的迅猛攀升。今后随着煤炭储备、运输、流转、配煤、销售等一系列业务在港口的相继开展,该项目必将带动包括物流运输、仓储配送、船代货代、理货报关、引航拖带以及园区配套建设在内的全程物流配套服务发展,必将促进珠海港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广珠铁路的建成通车、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全面完善,以及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的大力发展,将促使腹地内越来越多的煤炭用户选择珠海港作为能源进出口的新通道,珠海港深水良港的功能和在大宗散货方面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充分凸显。

分享到:
上一篇:太中银铁路柳林货物集运站开工 下一篇:浙江:湖州港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达1.39亿吨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