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府日前发布《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三年(2013—2015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5年底,该新区的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根据该行动计划,未来三年,舟山群岛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重大开放平台、海上花园城市、改善民生等五大方面,总投入将超过3000多亿元。
据悉,为完成这个三年行动计划,舟山群岛新区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将积极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和权限。
首先,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积极争取建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新区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适时实行新区和功能区扁平化管理模式,加快探索建立与新区发展相适应的机构精简、职能综合、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简便、有序有效的审批制度。
其次,根据舟山群岛特点,创新用地、用海、用岛的体制机制。编制实施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新增8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三年实施方案,合理调整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布局,开展国家统筹补充耕地试点。
第三,创新金融和投资体制机制。积极向国家申报组建浙江海洋发展银行,争取设立浙江航运保险公司、舟山船舶金融租赁公司和区域性投融资平台。设立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加大建设债券发行力度。设立产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创业基金,支持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