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货运场站
拓展重庆港口经营方式
来源:重庆时报 发布时间:2014-04-24 浏览数:

重庆港口2.jpg

 

  重庆,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5大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近年来,得益于重庆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关于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影响,重庆水运行业发展迅猛。

 

  为适应国家大力加强两型社会、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建设对港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加快转变港口发展方式,促进我国港口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部即将出台《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将对重庆水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将扩大重庆对外开放水平

 

  重庆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长江上游和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唯一集水陆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已初步形成“一江两翼三洋”的国际物流交通枢纽骨架,处于长江经济带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节点。

 

  随着《意见》的出台,重庆市将大力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积极开展铁水联运,随着主城果园港的全部竣工投产,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将通过铁路与“渝新欧”铁路始发站—沙坪坝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实现无缝连接。

 

  未来,随着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重庆两江新区、五大功能区域的高速发展,以及重庆正在积极申请的“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整车进口口岸”的今后获批,重庆将利用铁水联运方式,借助“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将自身打造成为我国向西开放高地和中欧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分拨地。

 

  届时,长江沿线各地出口到欧洲的货物将由船舶运输至重庆集中,然后开展铁水联运,借助“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出口到欧洲。从欧洲进口到中国的货物(例如电子设备、精密仪器、红酒、汽车等),将利用“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运输至重庆集散和分拨。

 

  将完善重庆港口服务功能

 

  随着《意见》的出台,重庆港口将实现由传统装卸作业能力向注重现代服务功能提升转变。功能定位上将跳出传统意义上的以处理客货物流为主要功能的框架,发展成为整合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和信息的物流基地。积极发展临港产业,加强港城互动。积极发展现代港口服务,依托主业大力发展港航信息、国际贸易、航运金融保险、政策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航运发展的“软实力”。

 

  此外,将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好“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和今后可能获批的“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政策优势,积极拓展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等服务功能,设立大宗商品交易、交割平台,加快培育电子商务和物流金融服务。

 

  此外,为提高重庆港对周边地区中转货物的吸引力,还需将港口服务功能向内陆延伸,大力建设腹地“无水港”,与经济腹地的内陆城市和运输方式进行全方位合作,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多式联运服务。

 

  将拓展重庆港口经营方式

 

  随着《意见》的出台,重庆市将鼓励大型港口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兼并重组,用市场的作用优化配置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让民营资本有机会进入国有控股的港口企业,使港口企业从生产经营型管理向资本营运型管理转变,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时,为适应全球码头经营人的扩张与兼并,提升重庆港货物中转率,积极支持“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健康快速发展,重庆市大型港口企业还将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控股或参股国内湖北、四川、云南等周边省份沿江港口,并积极开展跨国跨区域投资经营,争取在德国杜伊斯堡港、荷兰鹿特丹港等“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欧洲一端的大型枢纽港开展投资和跨国经营业务,打造国际品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规模化、跨区域经营的全球性码头经营商。

 

  将优化重庆港口资源配置

 

  未来,港口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随着《意见》出台,重庆市新建港口规模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后,建设速度将逐步放缓,港口企业将不断优化整合资源,注重内部“挖潜”,不断提升现有港口企业生产效率,积极实施协同竞争发展策略。

 

  此外,港口岸线是稀缺资源,我国上海等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征收港口岸线资源使用费,未来在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大背景下,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策略。

 

  将提升重庆客运服务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游轮旅游正成为人们热衷的一种旅游时尚。重庆市拥有大、小三峡等沿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水运优势。随着《意见》的实施,重庆的客运码头将全面提档升级,重庆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游轮游艇生产基地和游轮游艇母港基地,通过不断提升硬件和软实力服务水平,从而不断提升重庆水路客运服务质量。

分享到:
上一篇:河北港口集团黄骅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十万标箱 下一篇:2014年一季度京唐港区吞吐量再创新高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