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雨淅沥,龙湾万吨码头,机械在不停运作,现场一片繁忙,到港的船舶一艘紧接着一艘。
港口的一端,连接着数以千万计的依赖内外贸生存的企业和市场,物流行情是反映经济景气度的一个重要内容,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温州港集团生产业务部经理虞胜春手里的一份产量指标完成快报显示,从去年四季度以来,温州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在持续攀升。
这张报表在告诉我们一个信号,在逆境中挣扎的实体经济开始企稳回升。
但虞胜春在欣慰之余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歇业老顾客又回来了
“港口确实有着‘经济晴雨表’之称,从前几年制造业低迷,再到眼下经济企稳回升,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化也随之有节奏地跳动。”在温州港集团生产业务部,虞胜春向记者展示了今年1至4月以来温州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变化的最新数据。
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与去年同期比增长22.20%;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6.88万标箱,与去年同期比增长6.12%,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0.64%。
“散货明显多了许多,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一批以前关门歇业的老顾客相继找上门;与此同时,随着企业外贸订单的增多,外贸集装箱增幅开始加大。”虞胜春分析,“温州制造”在这些新兴市场依然具备价格优势,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俄罗斯、非洲、东南亚地区等国家新兴市场需求的增加,弥补了近几年对欧贸易的不足,保障了港口吞吐量的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对台贸易成为另一个亮点,温州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区位优势逐步显现,运往台湾航线的货物量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