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愁的不是货源,而是不敢接太多的单。”紫金村码头业主梧州通洲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培坚告诉记者。日前,已然投入试运营的梧州港塘源作业区紫金村码头一片繁忙,1号泊位上几台起重机正缓缓吊起集装箱往船上装卸,集装箱拖车则来往穿梭运送着货物。
吞吐量保持增长
今年1至8月,梧州港塘源作业区紫金村码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912标准箱,这个数据已超越梧州“老牌”码头富民码头的同期总量。紫金村码头只是梧州市港口及水路货运呈增长态势的一个缩影。
来自梧州市交通运输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梧州港口吞吐量累计完成198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269643标准箱,同比增长19%。今年1至8月,梧州水路货运量累计完成137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水路货运周转量累计完成362484万吨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
“与去年同期相比,梧州港货物吞吐量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着高于全国水平的增长态势,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梧州市港航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钟树培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港口经济运行压力加剧,货物吞吐量增幅放缓,个别港口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梧州港逆势而上,吞吐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呈增长态势,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在集装箱吞吐量上。
高投入带来高回报
梧州港口及水路货运之所以能保持如此的发展好势头,一方面得益于梧州自身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路货运需求的带动,另一方面得益于2008年以来梧州持续保持的水运项目高投入投资带来的效益回报。
自2008年以来,梧州市水运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亿元,先后开工建设赤水、李家庄(三期)、紫金村、中储粮、大利口等码头作业区,实现一年建成一个作业区的目标。仅在今年1至8月,梧州市累计完成水运建设项目投资 5.56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6.1亿元的91.13%。
在这样高投入的带动下,从去年至今,紫金村综合码头1个3000吨级泊位投入试运营,李家庄码头三期工程1个2000吨级泊位和2个3000吨级泊位、以及塘源中储粮码头1个2000吨级泊位相继完工并具备试运营条件,使梧州的港口码头布局日益合理化,极大地提高了梧州港的吞吐能力。
2015年目标5000万吨
吞吐能力的大大提高也让码头经营者自信爆棚,他们不断转换经营理念,主动出击寻找货源,使梧州港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辐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梧州港的辐射范围早已不局隅于梧州一地,贺州、桂林、南宁等区内城市乃至珠海、广州、澳门、湖南、云南等地的货商也纷至沓来。
围绕着梧州市委市政府要求2015年形成梧州港年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的目标(其中,长洲水利枢纽坝上2000万吨,坝下3000万吨),梧州市仍将不断保持水运建设的高潮。今年,梧州将建成紫金村综合码头一期、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中储粮码头等项目,争取塘源综合码头年内开工建设,还将加快赤水圩作业区二期、紫金村综合码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同时谋划推进苍梧人和—福传作业区、藤县东胜作业区等水运项目的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