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货运场站
虎门港拟建两个2000吨级码头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4-09-23 浏览数: 标签: 虎门港,码头

  虎门港麻涌港区拟新建两个2000 吨级多用途码头。记者昨日获悉,码头项目由东莞玖龙纸业投资7000万元建设,计划年吞吐量为集装箱10 万TEU,件杂货17 万吨。项目建成后,东莞市造纸工业所需废纸和浆板将可以通过船舶运输直达。

 

  目前,该项目正进行环评公示。公示信息显示,由于码头选址位于麻涌河南岸线,不在麻涌河口作业区规划范围内,这与《东莞虎门港总体规划(2011~2020)》(报批稿)的布局要求相违背。此外,民意调查中,广东省东莞市海东石油有限公司表示不支持该项目建设。

 

  功能保障 东莞造纸行业原材料运输需求

 

  据介绍,拟新建的码头位于麻涌水道的南岸,麻涌大桥下游约230米处。计划年吞吐量为集装箱10 万TEU,件杂货17 万吨。码头西侧距狮子洋直线距离约1.6公里,码头对岸为穗丰食品码头,南侧为玖龙纸业基地厂区码头,项目由东莞玖龙纸业投资7000万元建设,建设期为6个月,主要为玖龙纸业提供原材料的水路运输服务。

 

  环评报告解释称,目前玖龙纸业所需废纸和浆板等原材料主要通过新沙南作业区码头接卸,大部分再通过货车转运至厂区,公路运输距离12公里;另有少部分利用千吨级驳船运至东莞其他公用码头。通过货车中转,运输成本相对水路直达约增加80 元/吨;利用驳船中转约增加25 元/吨。且厂区附近公用码头的吞吐量早已达到最大通过能力,无法满足当地工业产品的需求。因此玖龙纸业决定在麻涌河口作业区建两个2000吨级码头。

 

  东莞市是广东省规划发展的三大造纸基地之一。东莞将以现有的玖龙和理文纸业为龙头,整合该地区造纸和纸制品企业,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档包装纸板生产基地和纸制品出口生产基地。该项目建成后,东莞市造纸工业所需废纸和浆板将可以通过船舶运输直达,可以保障东莞造纸行业的原材料运输需求。

 

  交通运输局 保证岸线资源有效利用

 

  然而,码头建设项目却出现了与《东莞虎门港总体规划(2011~2020)》(报批稿)(以下简称《规划》)布局“打架”的现象。根据《规划》,麻涌港区为多功能港区,包括粮食、煤炭以及建材等散杂货运输,并发展仓储物流及造船、环保产业等临海工业。麻涌港区分为东江北支流作业区、麻涌河口作业区等五个作业区。

 

  麻涌河口作业区是指麻涌大桥下游穗丰食品码头至马士基码头之间的岸线(麻涌河北岸线),主要为新沙港货物的集疏运服务,兼顾为后方工业开发区的建设提供小批量和多样化的物资运输。玖龙纸业拟新建的码头功能定位及建设规模虽然与麻涌河口作业区的功能定位及建设规模相符,但码头选址位于麻涌河南岸线,不在麻涌河口作业区规划范围内。

 

  南岸线已建有海东油码头和运迅集装箱码头,已利用港口岸线210米,规划维持现有码头岸线,其余岸线作为城镇建设发展岸线。因此,码头项目建设不符合《规划》的布局要求。

 

  但环评单位又认为,拟建码头岸线后方土地为玖龙纸厂用地,岸线已不可能开发为其他用途,只能为后方玖龙纸厂运输服务。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认为,拟建多用途泊位是根据后方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也是为保证岸线资源的有效利用,符合修编中的《东莞虎门港总体规划(2011~2020)。

 

  其他意见

 

  因安全问题遭东莞海东石油“不支持”

 

  除了与相关规划不符之外,公众意见收集过程中,在南岸线已建有码头的东莞市海东石油有限公司表示不支持该项目建设。不过,针对广东省东莞市海东石油有限公司“不支持”,并建议“调大间距确保安全”的意见,玖龙纸业拟不予采纳。

 

  玖龙纸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确保拟建工程与相邻工程的安全距离满足有关要求,营运期将加强与相邻码头业主之间的沟通,相互避让,尽量避免其产生相互不利影响。

 

  码头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维护疏浚。记者从最新的环评报告书中了解到,码头项目拟依托的玖龙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达标后从新沙港旁排污口排入狮子洋。而狮子洋属于幼鱼幼虾保护区、经济鱼类繁育场保护区、禁渔区。幼鱼幼虾保护区在浅海域范围,保护期为3月1日至5月31日;经济鱼类繁育场保护区保护期为农历四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日。因此,码头工程疏浚作业要求避开保护期。

 

  针对公众关注的水污染问题,建设单位表示项目营运期废水在港区的排放量比较小,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狮子洋水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轻微。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而言,项目施工期汽车运输易起尘物料将加盖篷布,以防途中撒漏;同时限制车速,降低道路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分享到:
上一篇:秦港煤炭库存略增 九月港口平稳运行 下一篇:牙买加金斯敦集装箱码头业务创10年来第二低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