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枢纽 >  货运场站
曹妃甸货物吞吐量增速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
来源:长城网 发布时间:2014-12-03 浏览数: 标签: 曹妃甸港

  自2005年12月矿石码头开港通航以来,曹妃甸港区已与非洲、巴西、澳大利亚等42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直航,货物吞吐量增速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曹妃甸港在这盘“大棋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日臻凸显。

 

  据了解,曹妃甸港规划建设码头泊位263个,全部建成后,港口年吞吐量将超过5亿吨,成为世界级大型港口。围绕加快集疏大港向国际知名的综合贸易大港转变,曹妃甸坚持扩大规模与完善功能并重,港口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今年以来,曹妃甸港坚持做大总量、提升实力,加快液体化工码头、综合保税区多用途泊位等码头建设,推进矿石码头三期40万吨大型船舶的进港作业,启动五、六号港池的开发建设,年内建成运营码头泊位18个,开辟内外贸航线3条,确保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万标箱。

 

  坚持优化结构、做活贸易,加强与天津物产集团、大连港集团等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申请设立曹妃甸保税物流中心,推动过境矿石、木材、煤炭等资源就地交易、转化增值,确保煤炭、矿石交易平台上半年建成运营,木材交易平台年内建成。坚持优化管理、高效服务,以建设智能港口、生态港口为目标,组建港航管理机构,推进联合指挥中心建设,引导各港口公司实行精细管理、绿色发展,逐步实现对港口资源的统一规划建设和调度管理,营造便捷高效的口岸“大通关”环境。

 

  作为国家重要资源能源储备供应基地,曹妃甸依托深水大港、广阔腹地和便捷交通、区位等优势,加快建立中国北方“六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逐步推动曹妃甸港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转变,着力打造重要资源能源储备供应基地。曹妃甸处于环渤海、环京津的“两环”核心地带,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东北亚,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和对外通道,也是连接我国内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大陆桥的起点之一。从2013年开始,曹妃甸正在加快煤炭交易、木材交易、钢材交易、矿石交易、可再生资源交易、燃气交易大等六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通过对煤炭、铁矿石、钢材、木材、燃气等原材料的进出口,形成“买世界、卖世界”的大出大进的格局。

分享到:
上一篇:到2017年河北港口吞吐量将突破12亿吨 下一篇:最大集装箱船首航天津港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