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国际集装箱码头今年运量增长50%以上,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方正杰介绍,《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将合肥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合肥将从“铁公空水”等方面纳入长江经济带全方位布局,加速融合。
位于南淝河的合肥港集装箱码头是一个年轻的港口,2010年才全部建成投用。“但我们发展很快,今年比去年运量增加50%,达到15万标箱。”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总经理姚永华说。
美的、海尔、三洋、江淮汽车等企业均在合肥建有生产基地,当地汽车、家电产业基础雄厚。“现在,合肥出产的家电、汽车,可以在合肥港坐上千吨货轮,直接运到上海港,而过去,只能在芜湖等地转运,不但成本高,时间也很长。”姚永华说:“现在,集装箱码头一期运能已经饱和,二期正在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可以投入运行,二期投入5亿元,建设3个集装箱码头,合肥港集装箱运能将达到60万标箱。”
长江经济带升级为国家战略后,合肥市加紧发展步伐,力争尽快融入“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大发展中。“合肥要建成江淮航运中心,成为江淮流域货物集散的枢纽。”方正杰说。
目前,包括马士基、中外运、中远等国内外知名的近十个运输企业已经在合肥港设点。“未来,我们还要引进10家货物代理和海船公司,力争将行业前20名的企业全部入驻合肥。”姚永华信心满满。
方正杰透露,近年来,合肥陆续开展了出城口道路、8条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和环巢湖旅游公路建设,根据规划,新桥机场3条应急通道,环巢湖旅游公路4条连接线也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后,合肥一级公路总里程将由“十一五”末的45公里增加到606公里,翻了12倍。
同时,合肥将实施“通江达海”战略,投资26亿元完成巢湖、裕溪河复线船闸建设,开展合裕线航道、店埠河航道整治,建设合肥港综合码头等工程,高等级航道和现代化港口正在加速形成。
据了解,合肥市已经拟定规划抢抓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机遇。方正杰说,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是以上海为中心,而南京、杭州、合肥都定位为副中心,形成“多三角、放射状”的网络。“通过大力建设铁水公空的交通设施,完善合肥经济圈路网,融入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江淮航运中心,届时,3000-5000吨级江海轮可直达合肥港。“目前,江淮运河的建设正在紧张规划中,这条运河将成为继京杭大运河之后的我国第二条南北向水运大通道,沟通中部地区豫皖两省与长三角地区江浙沪水运。”方正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