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物流关乎民生,应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行业企业应该首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只有危化品物流行业健康发展,才能使危化品运输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张国明如是说,正是为了应对复杂的现实挑战,危化品物流分会才应运而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未来危化品物流业的发展要紧扣“安全、高效、效益、绿色”这八个字。用统一可行的标准、智能化的技术创新和协调的管理体制,让危险管控升级到风险管控的高度,使危化品不再成为流动的“炸弹”,不再让民众“谈化色变”。
蔡进告诉记者,效率和效益是危化品物流行业的两个关键词,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危化品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整个行业的资源比较分散,整合供应链上的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危化品供应链平台,不仅是物流商,供应商和客户也能从这个平台上获益,一个相互协作的供应链平台是提高危化品物流运输效率的有效途径。
而在效益这个方面,蔡进认为,“只有在行业供应链平台发展的基础上,供应链上下游的各家企业才有提升利润空间的基础。”
“确保危化品运输安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蔡进坦言,第一要有科学、严谨的法律体系;第二要有一套完善的安全标准体系,“眼下正在抓紧时间制定,但要逐步推进”;第三需要技术的创新,包括道路安全技术、运输工具技术的创新,总的趋势就是智能化,要从事故管理、隐患管理,发展到风险管理、风险防范。
中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在危化品运输事故防控方面有着自己的做法。张国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工厂从装卸货开始就时时进行GPS监控,下一步,我们还要监控司机的瞳孔,监控司机的疲劳状况,监控物料在途中是否会发生泄漏,把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位。”
“危险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危险缺乏一个有效的认识,缺乏一个有效的防范。危化品物流分会成立,就是帮助我们的会员企业有效地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把风险演变成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张国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离标准要求差距太大的企业就要逐步淘汰出去,该运白菜运白菜,该运猪肉运猪肉,不要运危化品。我们要让训练有素的人员、训练有素的企业来从事危化品的运输,这样我们社会的压力、政府的压力也会少很多。”
“准入条件的提高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大企业形成集聚的能力也需要一个过程,未来行业内部大小并存的现象还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分会成立之后,我们更希望看到大小企业能够互动起来,形成一种合力,取长补短。”王笃鹏说。